富可敌国的庶女嫡妻(3)
开,皇帝才能善罢甘休,这也是皇后能想到的唯一两全其美的办法。
“恭喜宿主,获得人心一千点。”
皇后的亲兵不同于招募的军队,只要看到她的兵符就会全身心的效忠于她。这兵符,就相当于一千个人的忠心。
“别别别,这不免……”祝桐桐的大脑飞速旋转,正在快速地想着该怎么推辞。
不由她拒绝,皇后直接把兵符塞进了她的手里,顺带还将她的五指合上,“那就把这两千亲兵全都交给你们调配!这下,可以安心了?”
祝桐桐:???
“修正数据,恭喜宿主获得人心两千点。”
——
从京城到河川一共有两千多里,这一路马车颠簸,除了山水之外,见得最多的便是人。
逃荒的人、逃难的人。
皇帝昏庸,只是一味地让高煜霖扩土开疆,从来不顾百姓的死活。说是太平盛世,但到处都在闹饥荒、土匪,甚至靠近江河的地方还在闹水灾。
坐在高堂之上享受着美人美酒,皇帝哪里知道人间疾苦、民不聊生,只要各地能继续送来贡品,那他就不会在意。
之前说河川是个富庶之地,进贡的梨比碗还大,可祝桐桐和高煜霖到的时候,才知道这里是这般贫穷。
城里几乎大半的人都在路上乞讨,高门大户也都紧闭屋门,生怕放进来一个穷苦人,吃了自家的粮食。
高煜霖哪里能见得这样的凄苦,看到那些饿死的流民,又勾起了他儿时的回忆。坐在马车上,祝桐桐看得到他的手在颤抖,泛红的眼眶随时可能流出眼泪。
“咱们要帮他们。”高煜霖低沉着声音道。
祝桐桐跟着点头,“帮,一定要帮。”
和高煜霖一样,祝桐桐也是个见不得这种场面的软弱性子,尤其是那些哑着嗓子哭喊的孩童,引得她直心碎。
河川是高煜霖的封地,来到这里,他便是这里的一方之主。
几天前就听说有位将军要来河川,知府还派了人来打扫这里最好的府邸,这才刚转进这条巷子,守在门口的流民就涌了上来,恨不得将马车推翻。
“将军!救救我们吧,我们好久都没吃口饱饭了!”
“求求你赏口饭吃,孩子只剩最后一口气,我上一个孩子都已经被……大人!”
难民们叫得他心碎,看到他们脸上的脏污,还有衣不蔽体的惨状,高煜霖对心里怨恨的那个人再一次多了许多厌恶。
他整日为他打仗、平乱,就是希望他统治的国家能够国富民兴,但是现在看来。呵,果然是自己痴心妄想。
“知府难道不管这事吗?朝廷没有人来救灾?”
提起这事,更是一把辛酸泪。
“来了人也发过吃食,但那分明都是水!根本都没有米粒。”
“对啊,而且一人只有一碗这样的汤,再想要,便只有鞭子。”
河川的百姓过成这样的惨状,一半原因在国家,一半原因在吏治。知道河川受灾,朝廷也曾拨款赈灾,但经过一层层的官员盘剥,到了灾民手里只剩下可怜的几两银子。
几两银子,上万名灾民,怎么够?
“恭喜宿主,获得人心一千点。”
皇后的亲兵不同于招募的军队,只要看到她的兵符就会全身心的效忠于她。这兵符,就相当于一千个人的忠心。
“别别别,这不免……”祝桐桐的大脑飞速旋转,正在快速地想着该怎么推辞。
不由她拒绝,皇后直接把兵符塞进了她的手里,顺带还将她的五指合上,“那就把这两千亲兵全都交给你们调配!这下,可以安心了?”
祝桐桐:???
“修正数据,恭喜宿主获得人心两千点。”
——
从京城到河川一共有两千多里,这一路马车颠簸,除了山水之外,见得最多的便是人。
逃荒的人、逃难的人。
皇帝昏庸,只是一味地让高煜霖扩土开疆,从来不顾百姓的死活。说是太平盛世,但到处都在闹饥荒、土匪,甚至靠近江河的地方还在闹水灾。
坐在高堂之上享受着美人美酒,皇帝哪里知道人间疾苦、民不聊生,只要各地能继续送来贡品,那他就不会在意。
之前说河川是个富庶之地,进贡的梨比碗还大,可祝桐桐和高煜霖到的时候,才知道这里是这般贫穷。
城里几乎大半的人都在路上乞讨,高门大户也都紧闭屋门,生怕放进来一个穷苦人,吃了自家的粮食。
高煜霖哪里能见得这样的凄苦,看到那些饿死的流民,又勾起了他儿时的回忆。坐在马车上,祝桐桐看得到他的手在颤抖,泛红的眼眶随时可能流出眼泪。
“咱们要帮他们。”高煜霖低沉着声音道。
祝桐桐跟着点头,“帮,一定要帮。”
和高煜霖一样,祝桐桐也是个见不得这种场面的软弱性子,尤其是那些哑着嗓子哭喊的孩童,引得她直心碎。
河川是高煜霖的封地,来到这里,他便是这里的一方之主。
几天前就听说有位将军要来河川,知府还派了人来打扫这里最好的府邸,这才刚转进这条巷子,守在门口的流民就涌了上来,恨不得将马车推翻。
“将军!救救我们吧,我们好久都没吃口饱饭了!”
“求求你赏口饭吃,孩子只剩最后一口气,我上一个孩子都已经被……大人!”
难民们叫得他心碎,看到他们脸上的脏污,还有衣不蔽体的惨状,高煜霖对心里怨恨的那个人再一次多了许多厌恶。
他整日为他打仗、平乱,就是希望他统治的国家能够国富民兴,但是现在看来。呵,果然是自己痴心妄想。
“知府难道不管这事吗?朝廷没有人来救灾?”
提起这事,更是一把辛酸泪。
“来了人也发过吃食,但那分明都是水!根本都没有米粒。”
“对啊,而且一人只有一碗这样的汤,再想要,便只有鞭子。”
河川的百姓过成这样的惨状,一半原因在国家,一半原因在吏治。知道河川受灾,朝廷也曾拨款赈灾,但经过一层层的官员盘剥,到了灾民手里只剩下可怜的几两银子。
几两银子,上万名灾民,怎么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