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的百万元户(6)
  百货大楼的商品全,村里的小卖部跟这儿一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七零年代发展力比不上自己那个时代,虽然是清一色商品,但大小形状多少还是有点差异,颜色也大多用的是黑、蓝。

  没有统一的货架,大小商品全都摆放在铺着黄布的桌面上,旁边拍子上的红色数字改了有四五遍。

  周末的价钱只比平常便宜了一两分,可每个台面前都挤了不少的顾客。

  “咱家的暖瓶坏了,得补一个。”

  “爹的烟丝也快抽完了,补几分钱的就够。”

  “要不咱再去楼上看看吧,过年总得换一件新衣裳。”

  ……

  不愧是过家的一把好手,该买什么、需要买什么,祝桐桐这心里门儿清。

  百货大楼的一层全都卖的是生活日用品,挤着抢折扣的人也是最多。

  祝桐桐一手扯着崔世杰的袖子,一手挎着只竹篮子,分明也是村里来的人,可她挑东西的架势可和城里住着的人一点不差。

  用勺子敲一敲杯沿,听声音就知道杯子的薄厚;朝暖瓶吹一口气,再用手指甲划拉一下,有没有裂缝她也知道……挑选了不少东西,祝桐桐也不知道自己的脑子里竟然装了这么多小常识。

  崔世杰跟在她后面,除了帮忙拿东西外,啥忙都帮不上。

  旁边的台面上摆了不少的头饰,趁着祝桐桐在旁边挑布的时候,崔世杰的眼神也开始在上面打转。

  卖的最多的是黑发卡,不过中间还有其他的颜色。红色塑料上粘一点亮晶晶的粉末、绿色的塑料上贴着一朵红花,全都是小姑娘喜欢的样式。

  崔世杰把手伸进口袋里,十几张钱票叠在一起足有毛衣那么厚。另一只手拿起中间那个红色的样式,朝老板道:“大姐,您家这发卡多钱一个?”

  手指弹了弹旁边的标签:“一分钱俩,两分钱五个。”

  在部队里这几年崔世杰也没买过什么东西,衣服、生活用品都是上面发下来的,对这些小玩意儿的价钱没什么概念。

  一分钱两个,应该算便宜吧。

  扭头看一眼祝桐桐的头上,这些年都只扎着两个羊角辫,捆在上面的黑色皮筋已经露出了乳黄色的胶皮。

  好像嫁过来的时候她就带着那两根皮筋。

  “啪。”手背被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

  把他手里的发卡夺过来,小心地放回到它们原来的地方,“哎呀,不要乱买东西。”

  “我看你头上的皮筋都快断了,想着……”

  “不用不用。”拉着崔世杰从那个台面前离开,同时把刚才量好的布塞进了他怀里,“我不用这些东西,平时下地干活的,万一弄丢了咋整。”

  真是贤惠。这是崔世杰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

  怪不得嫁来这么久村里的每个人都夸她,像她这么会过日子的媳妇,换谁不想要啊?

  攥着手里的钱,崔世杰顺手把祝桐桐手臂上挎着的篮子接了过来。里面已经放了不少的东西,拎在手里也有不少的份量。

  祝桐桐嘴上这么说,心里可不是这么想。

  买这么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