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
一位富商人家的女儿买了一条帕子,十几文钱,对他们属实不算多,但如果他把层级定得再高些,分出一个高端系列的牌子,这牌子的做工致,款式新颖,定价二两银子、三两银子,诸如此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就专门针对这种富庶人家。
要做,还要做得好,要把这高端系列的牌子吹上云端。
牌子值钱,随之而来他们的益只会更多。简单的总结,就是品牌效应。
一位普通人家的女儿买了一条帕子,十几文钱,这对他们已经算是有些多,在以他们的条件来看,再不会买更贵的帕子。那么针对这种类型的客人,他们可定一个次些的系列,一个系列又可以衍生出几个牌子,品种不同、类别不同、用途不同,都可是它们分类的依据。
总而言之,就是要把这铺子的招牌分几个系列,分别定下高、中、低几个档次,那么这三个档次就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同时,这三个档次还可以延伸出的品牌,与主品牌成母子关系,俗称子系列。
那位负责人简要的看过了林初月的方案之后,又和她聊了几句。
“阿月姑娘提出这个方案,可是有何想法?”
是林初月替他们想出这个方案,当然不能是一点想法都没有,既然绣铺的这个品牌已经打响。那她就想借这股东风,一起往上攀。
“我是想接下绣铺中等系列的所有产品,承包,以后中等系列的所有绣品,只能由我这边出手,我会把它,冠上我“丰足”的牌子。”
她这个牌子,因为前些日子的事情,已经在临近几个县城悄然传开。
又有着知府大人送匾额,这种广为流传的事迹,想来已经不少百姓知道了这个牌子。
如果绣铺这边,能把中等系列承交给她,那不就相当于两个品牌效应叠加到她这边,不管是现在在这边发展,还是说将来把生意做大,再做到京城那边,都对林初月来说,都是百益而无一害。
毕竟京师那边的宣传,可有那位大人在。
制作绣品这些,林初月丝毫不用担心。
她身后有村长夫人联系村妇,质高且价低,也不用担心人数不够。因为不仅仅是他们张家村的村妇,李家村,钱家村,孙家村等等,都可以参与,统一实行她之前设立的考核制度。
有村长夫人和几位绣娘在后头帮她,她很有信心。
那位负责人略略思忖了会儿,随后一双眼看向林初月,带着笑意:“阿月姑娘倒是安排的妥当。”
林初月只笑了笑,没有回答。
“那不知您如何想的,可否愿意?”
“对你我都有利的事情,为何不答应呢?”
他这话干脆利落,和林初月原本料想的不大一样。
林初月原本还想着,或许他们这边会犹豫一下,要她些心思劝说,要她把这品牌分层次的好处详细说清楚才行,没想到,只是简单的聊了一下,这位负责人居然就已经松口答应了。
她松了口气:“那,合作愉快。”
“互惠互利,合作愉快。”
前些日子虽因赈灾送出去不少银两货物,但林初月这边把米粮卖给其他商家以及,自己经营,再加上和刘掌柜又合作了一些生意,也有了不少盈余,算是给她这项工程,筹备了启动资金。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