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第299章 戴先生
戴梓的第三子,字通乾,康熙六十年进士。在山东担任知县时,因抗直忤上官愤而离去。和其父一样耿直的他,久居盛京长达三十年,却一脸茫然地望向査瑜。
“阁下是……”
“通乾不认得我了吗?”査瑜笑了一下,提醒道:“幼年时我随叔父进京,我叔父与令尊曾是故交好友,又比邻而居,你我常在一起玩耍。不记得了吗?三儿!”
三儿,是戴亨的乳名,因行三而得名。
“小美人?是你!”
戴亨一愣,总算是认出了幼时玩伴。可査瑜听到这个称呼,当场沉下了脸。
“一别多年,你怎地还是这般轻浮?”
“轻浮?哈哈哈……”
戴亨大笑不止,许是想起了幼时两个人的趣事。笑声中,两个人多年未见的隔阂,尽数消失殆尽。
“通乾,这些年过得可好?”
戴亨苦笑道:“我随父亲流放盛京,一去便是三十年。如今父亲年事已高,却无一日不盼着沐皇恩,得赦回京,可惜一盼这许多年,却始终未能再回故里,加之先皇突然病逝,家父终日郁郁寡欢,缠绵病榻。这是我离家前,家父的一首新诗。”
査瑜轻叹,接过来一看,但见纸上写着:
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
鸟如空林外,人来古渡头。
微风飘短发,纤月傍轻舟。
十里城南外,钟声咽戎楼。
査瑜一看便知,这是戴梓为盛京八景之一而作的《浑河晚渡》,好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将黄昏中浑河渡口的风貌展现在眼前。字里行间,隐隐透漏出他来到渡口时,面对红日坠山,新月初升,银波碎影,轻舟荡漾,忽闻盛京里传来低婉的钟声,思及自身一生的遭遇,不免心境难平感慨万千。
这首诗,太沉重,压得査瑜心里也沉甸甸的。他忙亲热的拉着戴亨的左手臂道:“你我久别重逢,正该把臂言欢不醉不归才是。来人!准备酒菜!”
“正是!正是!”戴亨也激动地一把握住了査瑜的手臂,调侃道:“多年不见,没想到当年的‘小美人’愈发俊美得令人移不开视线。”
“你还敢提当年?”
査瑜俊颜一热,听到这般宛如调戏的腔调,顿时又好气又好笑道:也不知道是谁曾哭着闹着要我当他的新娘子。”
“呃……”
“哈哈哈……”
两人对视,齐齐放声大笑起来。
査府下人们很快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酒菜,酒醇菜香,两个人把酒言欢,戴亨说起盛京的流放之苦,査瑜只觉得饮下的美酒多了一丝苦味,想到自己,莫名其妙失去了一部分记忆,不由也越饮越多。
等钱多多忙完赶来,只见到两个倒在桌边的醉鬼。
“什么情况?”
“这……属下不知。”
钱多多无语地看着戴亨,又看看査瑜,无法理解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人,怎会一见如故?最令她不解的是,査瑜竟会喝得酩酊大醉?
他……有心事?
“戴先生?戴先生?”
“喂!査
“阁下是……”
“通乾不认得我了吗?”査瑜笑了一下,提醒道:“幼年时我随叔父进京,我叔父与令尊曾是故交好友,又比邻而居,你我常在一起玩耍。不记得了吗?三儿!”
三儿,是戴亨的乳名,因行三而得名。
“小美人?是你!”
戴亨一愣,总算是认出了幼时玩伴。可査瑜听到这个称呼,当场沉下了脸。
“一别多年,你怎地还是这般轻浮?”
“轻浮?哈哈哈……”
戴亨大笑不止,许是想起了幼时两个人的趣事。笑声中,两个人多年未见的隔阂,尽数消失殆尽。
“通乾,这些年过得可好?”
戴亨苦笑道:“我随父亲流放盛京,一去便是三十年。如今父亲年事已高,却无一日不盼着沐皇恩,得赦回京,可惜一盼这许多年,却始终未能再回故里,加之先皇突然病逝,家父终日郁郁寡欢,缠绵病榻。这是我离家前,家父的一首新诗。”
査瑜轻叹,接过来一看,但见纸上写着:
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
鸟如空林外,人来古渡头。
微风飘短发,纤月傍轻舟。
十里城南外,钟声咽戎楼。
査瑜一看便知,这是戴梓为盛京八景之一而作的《浑河晚渡》,好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将黄昏中浑河渡口的风貌展现在眼前。字里行间,隐隐透漏出他来到渡口时,面对红日坠山,新月初升,银波碎影,轻舟荡漾,忽闻盛京里传来低婉的钟声,思及自身一生的遭遇,不免心境难平感慨万千。
这首诗,太沉重,压得査瑜心里也沉甸甸的。他忙亲热的拉着戴亨的左手臂道:“你我久别重逢,正该把臂言欢不醉不归才是。来人!准备酒菜!”
“正是!正是!”戴亨也激动地一把握住了査瑜的手臂,调侃道:“多年不见,没想到当年的‘小美人’愈发俊美得令人移不开视线。”
“你还敢提当年?”
査瑜俊颜一热,听到这般宛如调戏的腔调,顿时又好气又好笑道:也不知道是谁曾哭着闹着要我当他的新娘子。”
“呃……”
“哈哈哈……”
两人对视,齐齐放声大笑起来。
査府下人们很快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酒菜,酒醇菜香,两个人把酒言欢,戴亨说起盛京的流放之苦,査瑜只觉得饮下的美酒多了一丝苦味,想到自己,莫名其妙失去了一部分记忆,不由也越饮越多。
等钱多多忙完赶来,只见到两个倒在桌边的醉鬼。
“什么情况?”
“这……属下不知。”
钱多多无语地看着戴亨,又看看査瑜,无法理解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人,怎会一见如故?最令她不解的是,査瑜竟会喝得酩酊大醉?
他……有心事?
“戴先生?戴先生?”
“喂!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