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
br />   直郡王想了想,最终决定给康熙写信内涵一番殷陶。

  直郡王也不是傻子,自然不能明晃晃的在心中说自己的兄弟不好。他便用了“欲扬先抑”、“明褒暗贬”等多种的手法,抨击了十二身为皇子只想在家多清闲,不想为皇阿玛和社稷分忧的不良表现。

  结果康熙收到直郡王这封信后,只看了一半便强烈不满起来。

  老大成日里怨他偏心,每每叫太子监国,却不让他代理朝政。

  这会子他发了话,交待了老大安顿京中之事。老大接了旨意后,不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差事上,而是专门盯着几个留京的弟弟们,还又找上了老十二的麻烦。

  说起来老大这点也不知道随了谁,反正是不随他,这么小肚鸡肠,能成什么大事?

  在康熙眼中,十二绝非老大口中这种不听派遣之人,从前他交代做的那些事情,不管是分管制药处还是陪太后去五台山,老十二都做得很好,甚至比他预期得要更好,可见老十二对他这个阿玛的话是极为放在心上的。

  话说回来,十二一个光头阿哥,不争先,不要强的,只是不想参与结党,事事捧着老大,老大就因着这一点儿事情跟十二过不去,实在是太过小气了些。

  康熙看完直郡王的那封信后,烦躁地信纸丢在了一旁。

  老大如今都有老八、老九、老十和十四了还不知足,还要拉他的十二下水。

  就因为十二性子淡泊了些,不想跟他们结成一党,老大便写了信过来告十二的黑状。

  康熙觉得老大也是个拎不清的,他在京城时候看着还好,没想到他刚出来才不过两个月,在京中便这么跳。

  果然,老大也是个难担重任的,从前太子在京中监国时候,京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如今换了老大便开始鸡飞狗跳。

  十二身上没有职位,跟他交好的老四和太子都被自己给带了出来。虽然十二和老五、老七也都交好,但是依着他两个的性子,又怎么能敢跟老大打擂台?

  如此一来,能够护住十二的人都不在京中。

  康熙将方才丢在一边的信取了回来,又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越看越觉得对方是在处处针对十二,越想越觉得十二在京中处境艰难。

  老大这么干可不行,旁的不说,叫留在京城的太后和苏姑姑两位长辈看了也不是这么回事儿。

  康熙打定主意,必须给老大找点事情做。

  正好,自从允许官员从户部借银以来,从来都是出得多,进得少,那些官员宗亲们自己吃香的喝辣的,敲锣打鼓纳小妾,就是不想给户部还钱。

  说起来,就连他这几年都不大新添嫔妃了,那些人却成日里左拥右抱的,过得比他又是滋润了不少呢。

  如今欠着户部银子的官员宗亲们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大都有些法不责众的想法的心里。

  这几年国库不丰,康熙便想着是时候该收一收债了。

  既然老大最近在京中很是得闲,一身的精力无处发泄,不如就叫老大去收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