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笑着说道:“清芳,时辰不早了,我先回宫了,等以后有时间咱们再聊。”
傅清芳赶紧站起身来,给太子妃行了一礼,说道:“那清芳送太子妃。”
郑思远不在京城,傅清芳每隔几日就要回一趟镇西侯府,帮着处理侯府的各项事宜。
郭氏一个人在侯府十分无聊,每次傅清芳回去都要她带着孩子回来住,可傅清芳也只是笑笑,不肯答应。
待到郭氏催的急了,傅清芳就说道:“老夫人,这苏氏的孩子不是快生了吗,边城条件清苦,不如就把孩子抱回来,养在您的身边,您也可以含饴弄孙,孩子在您身边也能教养的好,不至于学了苏氏的小家子气。”
说到这个郭氏就来气,当初儿子去边城的时候,郭氏根本就不同意他带着苏月凉同去,苏月凉还怀着身子呢,怎么经得起长途跋涉,再说了,郭氏是打算把孩子养在身边的,苏氏那样的人品,孩子跟着她能学到什么好,再怎么说这孩子也是郭氏的长孙,虽然对孩子生母不非常厌恶,可孩子郭氏心里到底还是看重的。
可是谁想到,一向孝顺的儿子,在这个问题上怎么也不肯让步,非要带着苏氏去边城。
郭氏最终还是没有拗过儿子,儿子带着苏氏一起走了。
现在傅清芳旧事重提,郭氏心里怎么可能舒服,她重重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傅清芳眼珠子转了转,又说道:“老夫人,侯爷年后就要回京城述职吧,苏氏那时候身子已经重了,想必是不能伺候侯爷的,我在皇觉寺不能回来,咱们府里不是还有两个通房吗,趁这个机会让她们伺候侯爷,说不定咱们府里今年还能再添两个哥儿姐儿的。”
说到这个,郭氏心里更加来气,儿子走了之后,她才从芍药嘴里知道,儿子根本就没有碰过她。
郭氏赶紧把另一个通房茉莉给喊了来询问一番,儿子竟然也没有沾过她的身子。
这件事可是把郭氏给气了个半死,儿子难道还要为谁守身不成。
看儿子的样子,傅氏他是不喜欢的了,那也就只有为苏氏守身了。
那苏氏是个什么东西,不就是买进来的一个贱妾吗,也值得儿子这样做。
幸亏苏月凉没在京城,要是她在的话,免不了又是一顿折腾。
傅清芳说完,就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再次笑着说道:“老夫人,那两个人只要生下个一儿半女,立马就把人提做姨娘,待到孩子生下来就记在我的名下,一应吃穿用度都按嫡出的待遇来,我也不忍心他们母子分离,孩子还是养在他们姨娘身边。等到孩子大了,启蒙读书等事就包在我的身上,我的父亲虽然没了,但到底还是有些香火情的,给孩子寻个名师倒不是什么难事。”
第35章
镇西侯府自然是有族学的,?只是那族学的老师只是个秀才,启蒙倒还是可以,正经读书科举可就不够用了。
镇西侯府是军功起家,?跟清流文人基本没有交集,想为自家子弟找一个名师,?可不是太容易的事。
傅清芳可就不一样了,?她的父亲可是当代大儒,还是当今帝师,桃李满天下,?虽然人已经没有了,?可到底还是有一些香火情的,由她出面给孩子找个名师教导,?的确不算是难事。
当初老侯爷相中了傅清芳,?也是有这一层理由在,?勋贵之家的子弟也要走科举的路子,?有这样一个儿女亲家,?是再好不过的事。
郭氏
傅清芳赶紧站起身来,给太子妃行了一礼,说道:“那清芳送太子妃。”
郑思远不在京城,傅清芳每隔几日就要回一趟镇西侯府,帮着处理侯府的各项事宜。
郭氏一个人在侯府十分无聊,每次傅清芳回去都要她带着孩子回来住,可傅清芳也只是笑笑,不肯答应。
待到郭氏催的急了,傅清芳就说道:“老夫人,这苏氏的孩子不是快生了吗,边城条件清苦,不如就把孩子抱回来,养在您的身边,您也可以含饴弄孙,孩子在您身边也能教养的好,不至于学了苏氏的小家子气。”
说到这个郭氏就来气,当初儿子去边城的时候,郭氏根本就不同意他带着苏月凉同去,苏月凉还怀着身子呢,怎么经得起长途跋涉,再说了,郭氏是打算把孩子养在身边的,苏氏那样的人品,孩子跟着她能学到什么好,再怎么说这孩子也是郭氏的长孙,虽然对孩子生母不非常厌恶,可孩子郭氏心里到底还是看重的。
可是谁想到,一向孝顺的儿子,在这个问题上怎么也不肯让步,非要带着苏氏去边城。
郭氏最终还是没有拗过儿子,儿子带着苏氏一起走了。
现在傅清芳旧事重提,郭氏心里怎么可能舒服,她重重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傅清芳眼珠子转了转,又说道:“老夫人,侯爷年后就要回京城述职吧,苏氏那时候身子已经重了,想必是不能伺候侯爷的,我在皇觉寺不能回来,咱们府里不是还有两个通房吗,趁这个机会让她们伺候侯爷,说不定咱们府里今年还能再添两个哥儿姐儿的。”
说到这个,郭氏心里更加来气,儿子走了之后,她才从芍药嘴里知道,儿子根本就没有碰过她。
郭氏赶紧把另一个通房茉莉给喊了来询问一番,儿子竟然也没有沾过她的身子。
这件事可是把郭氏给气了个半死,儿子难道还要为谁守身不成。
看儿子的样子,傅氏他是不喜欢的了,那也就只有为苏氏守身了。
那苏氏是个什么东西,不就是买进来的一个贱妾吗,也值得儿子这样做。
幸亏苏月凉没在京城,要是她在的话,免不了又是一顿折腾。
傅清芳说完,就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再次笑着说道:“老夫人,那两个人只要生下个一儿半女,立马就把人提做姨娘,待到孩子生下来就记在我的名下,一应吃穿用度都按嫡出的待遇来,我也不忍心他们母子分离,孩子还是养在他们姨娘身边。等到孩子大了,启蒙读书等事就包在我的身上,我的父亲虽然没了,但到底还是有些香火情的,给孩子寻个名师倒不是什么难事。”
第35章
镇西侯府自然是有族学的,?只是那族学的老师只是个秀才,启蒙倒还是可以,正经读书科举可就不够用了。
镇西侯府是军功起家,?跟清流文人基本没有交集,想为自家子弟找一个名师,?可不是太容易的事。
傅清芳可就不一样了,?她的父亲可是当代大儒,还是当今帝师,桃李满天下,?虽然人已经没有了,?可到底还是有一些香火情的,由她出面给孩子找个名师教导,?的确不算是难事。
当初老侯爷相中了傅清芳,?也是有这一层理由在,?勋贵之家的子弟也要走科举的路子,?有这样一个儿女亲家,?是再好不过的事。
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