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节
�陪嫁丫头秋雨说起此事。

  最后,还奇怪道:“他们似乎对我没有任何要求。”

  秋雨道:“大概跟民间一样,嫡长子要继承家业,嫡长媳未来是当家主母,所以要求多。嫡次子是疼宠大的,肩上的担子没有那么重,找个儿媳妇只要夫妻和睦,也不会去为难。”

  六福晋想想也觉得有道理。

  关键还在胤祜身上,只要他们能好好相处,皇后娘娘也不会苛待她,等他三月回宫,要对他好一点。

  这种想法只持续了一天。

  第二天秋雨去外面逛了一圈,回来后,表情有点古怪。

  “奴婢打听了一下,皇后娘娘对毓庆宫原先那位福晋特别好,比对您还好。后来王爷封郡王的时候,她娘家说了不该说的话,惹恼了皇上和皇后娘娘才遭了厌弃。”

  说起这事,秋雨也是一阵唏嘘。

  太子的嫡福晋,板上钉钉的准太子妃,甚至是未来的皇后。

  转眼就落得一场空,她一个局外人见了都觉得可惜。

  六福晋听完倒是安心了许多,对之前的儿媳妇好,说明皇后是个好婆婆,但欺负她儿子那就另说了。

  “你捎个消息回家,让家里人注意些,不该说的话别说。”

  虽然她对娘家人很有信心,他们就算要说些什么,也只会关起门把下人赶出去再说,但还是要以防万一。

  千万别步了原先那位二福晋的后尘。

  康熙也关注着胤祜的动向。

  他答应过胤祜不挑刺,但还是忍不住嫌弃这个儿媳妇。

  胤祜后院就她一个人,这么好的条件,她还拴不住胤祜的心,也太无能了,亏得他之前让人劝了她好久!

  ……

  宫里的事,胤祜一概不知。

  他在庄子上也没干什么活,庄子上不缺人手,也轮不到他亲自干活,但是地太多了,他也要四处跑。

  过了几天,胤祜带着小荣从东边庄子回来,就听阿贵说太子来了,还带了一大群人过来,在院子里等他。

  “带了些什么人?你可曾见过?”胤祜边走边问。

  “奴才从未见过那群人,有十五个人,看起来都挺年轻的,年纪最大不超过三十岁。”阿贵如实道。

  胤祜一听是群年轻人,心里就有数了。

  亲哥早就说过要给他找帮手,估计就是这一群人了。

  他们在詹事府的学堂里学习过至少两年,教材都是胤祜拿出来的,特地挑的农家子,科举无望,但地里的活都会干,学了两年,只要细心一点,给他帮个忙还是可以的。

  不过,能留下多少人还是个未知数。

  “他们大概会留在庄子上,你给他们安排个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