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结局的结局
蜚语的人宣战。

  不是说我们离开我们自己的琴就一无所有吗?那就让你们见识,什么是音乐家的魔性!

  不是所有的名琴都适合所有的乐手,同一把琴交给不同的人演绎出来的声音完全不一样,他们两个敢在比赛前公然换琴,甚至连磨合都不需要,这就是对自己琴技的极度自信。

  小乐的一番言论让守在电视机前的乐粉都热血沸腾了,早就看那些酸葡萄不爽了,乐女神干的漂亮!

  当然此刻以某棒为首的一些人,还是觉得小乐的牛皮吹大了,如果她先上台说这些还有点威慑力,可是别忘了,在托马斯已经锁定了胜局的时候,说这样的话,无疑不给自己留半点退路。

  也有人很好奇,小乐会用什么样的曲目来迎战托马斯呢,其实无论什么样的风格,想赢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在古典乐的演绎当中,托马斯的成就几乎是新一代音乐家中最高深的。

  但是小乐,从来都是会带给人惊喜,以及创造奇迹!

  她一运弓,下面又是一片抽气声!

  《g小调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没错,跟托马斯刚刚演奏的,一模一样!!!

  选择同样的曲子!!还换了琴!!!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举动,但这不是巧合,这是俩人在昨晚用了5分钟见面时间后,临时决定的。

  其实跟组委会报上去的,并不是这支曲子,但正因为两位音乐家用了5分钟碰面,决心捍卫乐者之尊严,俩人商量好,换琴,并选择同一首曲子!

  这是开赛前才跟组委会提出申请的,而上面考虑到他们各自的出发点,竟然也同意了。

  所以就产生了这神奇的一幕。

  瓜氏琴和斯氏琴,这两种在音乐界传奇魔琴,被两个任性的拥有者在上台前2分钟做出交换,并演绎着相同的曲子!

  两种不同的琴,两个性格完全迥异的乐手,同样的曲子,截然不同的感觉!

  这也太...任性了!

  这还是小无吗?

  扑面而来的一股子陈氏风格,那任性的揉弦,毫不掩饰的张扬,各种飘逸,敢爱敢恨的情绪,硬生生的把巴赫的小无演绎出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这不是小无,太有个性,太过新派,但这真的是小无,带着鲜活的生命力,演绎到兴奋之处,电视机前的小提琴手们甚至不由自主的手指情不自禁的跟着它的主旋律跳动,感受不一样的生命力。

  小乐闭着眼睛,她沉浸在音符里,脑海里却出现了稚嫩的童音。

  妈妈,小提琴的声音好难听啊,我都学了这么久了,可是离开钢琴的伴奏还是好难听,小提琴手,是不是永远也没有办法成为主角呢。

  那是因为你没有听过巴赫的小无呢,来,小乐,听听这个,会让你听一下就爱上的旋律...

  那是她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旋律,再然后,慢慢的爱上小提琴,然后失去,直到遇到那个命中注定的男人,俩人一起回来,一起打拼一起努力。

  爱对于她来说,从来都不是一见钟情的惊艳,而是细水长流的堆积。

  琴弓在弦上来回的跳动,带来难以抗拒的质感之声,巴赫是在爱妻逝去之后创作的小无系列,小乐想到自己和于百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