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p;“单看秦晖的话,应是如此,不过还需多方确认。”苏秋容叠好折扇,扇骨在掌心敲了敲,继续道:“另他们想如何插手也还需查。”

  县衙的烛火亮了一整夜,人进人出,行色匆匆。

  顾愈和苏秋容一直在县衙待到辰时才得了空,县尉本想招待两人用饭,但顾愈在这个节点哪有心情听他吹捧,摆手拒了。

  苏秋容对此也没什么兴趣,说了两句客套话,跟着顾愈一道往外走。

  “去你宅里用早饭?”

  顾愈瞥了他一眼,面无表情移开目光,稍作思索后,应道:“现在这个点已算不得是早饭了,再说了我没和钟娘说要回去,就在外面用得了。”

  不无道理,苏秋容潇洒的挥了挥折扇,“你比较熟,看看去哪儿吃,带路吧。”

  顾愈领着苏秋容进了临街的云埔茶楼,这家茶肆算是附近最大也是最出名的,共有三层。

  最高楼往下,坐在外侧可以看见附近许多茶楼的屋顶与行人风景,坐在内侧走廊栏杆边,可以看见热闹的一层大堂和穿着长袍正在说书的先生。

  酒楼茶肆多有唱戏或说书者聚集,梁普氛围向来如此,日头已高,茶肆里人声鼎沸,说书先生唾沫横飞,抑扬顿挫讲着故事。

  顾愈本没在意,但听见先生说到“陈家二夫人善妒,当日便砍了桂花树...”,偏了偏头。

  第二十六章 偏惹了她。

  书场最受欢迎的是长篇章回小说,一讲便是两三月,但反复讲同个故事也会让听者厌倦,是而,说书先生隔三差五便会寻些新话本,以做调剂,不求这些故事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但得跌宕起伏,耳 目一新。

  故事诙谐幽默,又或是辛辣尖锐都可,只要引人入胜,能博得听客叫好便是。

  云埔茶楼的新故事便是如此,它切入角度虽不高雅,但男女话题向来受人关注,更何况这故事主角后院生活波澜壮阔,为普通男儿心所向。

  茶楼聘请的说书先生是讲故事的高手,语气助词亦或是表情动作十分到位,将一场争风吃醋讲得绘声绘色,最终,这善妒的陈二夫人也没能拗得过夫君,委委屈屈让他纳了自己表妹为姨娘。

  听到这儿,茶馆里响起鼓掌声,还有几个男子吊儿郎当吹了口哨,气氛火热。

  “若是只在三个女人间周旋算得上什么风/流儿郎,在纳妾第二日,这陈公子便应了友人邀约,前去参加诗会,见到为众人弹琴助兴的白姑娘。”

  “这白姑娘一身白衣,面貌楚楚,琴音悦耳,陈家儿郎一时间惊为天人,追求多日后,与她共赴了巫山云/雨——”说到此处,说书先生意味深长的拖长了尾调,挤眉弄眼,一副男人都懂的模样。

  他这逗乐的表情十分到位,茶馆内嘻哈声不绝于耳。

  故事里没有提及名姓,但若是有心,便能将这个啼笑皆非的故事和梁普的古董商陈家联系在一起,毕竟这陈二郎当时娶了表姐妹,可高傲吹嘘了好一阵,他也确和花满楼白姓的清倌人交好。

  随着几个人物和陈家对上,故事主角的身份变得就明朗了起来,有这个认定后,再往后听故事就有意思了。

  到了中午吃饭的点,做事干活的人都得了空闲,三三两两往茶楼聚来,人头攒动,故事也渐到了高潮。

  “陈二郎的祖母虽宠溺他,但怎么也不愿一个青.楼女子入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