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麦收
msp; 刘朝明亲自领着安顺帝沿着田间地头走走看看,接着来到麦场,让人示范麦子脱粒,再由石磨碾成面粉的全过程。
皇上看完,吩咐身边跟着的某位官员,让他多向刘朝明询问一年两熟制的种法与注意事项,今年秋收后试着先在京郊地区推广种植。
往回走时,小七已经捡够了一袋子麦穗,抬头便看见了正向此处走来的刘朝明,他立即拖着袋子跑过去,边跑边大声喊:“我已经捡满了一袋,我是第一个!”
喊声刚落,小七已经一脸欣喜地来到刘朝明跟前,一副求表扬的模样。刘朝明笑着表扬了他,并拉过他的手,露出身后的安顺帝来,说:“多日不见,你不是一直想父亲吗?现在你的父亲就在这里,还不赶快向父亲见礼。”
小七猛地看见安顺帝,喜笑颜开的表情就是一僵,在刘朝明的提示下,很快恢复了镇静。他摘掉草帽,恭敬地跪下朝安顺帝行礼:“小七拜见父亲。”
小七顺着刘朝明的话直接称呼安顺帝为父亲,没有在外面暴露安顺帝的身份。小七机灵的表现许是比较让安顺帝满意,他少了些往日对小七的厌烦。平生第一次难得地跟他和气地说了几句话,还询问了他的学业如何,袋子里装的是什么等等,之后便让他退下去了。
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现在的小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光脸色红润,个子长高,还没有了往日怯懦的神态,变得大大方方,应对自然。安顺帝不禁夸赞刘朝明教养有功。
刘朝明立即谦让了一番,说不是他的功劳大,而是小七的遗传因素好。
皇上不解“遗传因素”是何意,刘朝明解释说是因为小七的父亲各项才能出众,子随其父,小七才会如此。
小七的父亲不就是安顺帝吗,刘朝明此番说法隐晦地赞扬了安顺帝,安顺帝哈哈一笑,此事揭过。
刘朝明请安顺帝到别院歇息,并私下让纸传快马加鞭把皇上赏赐的两个宫女给带到别院里来。然后,他进屋向皇帝行叩拜大礼,接着,从袖口内拿出一个小盒子来,由高公公接过,打开一看是一叠银票,共两万两。
皇上问其是何意?刘朝明看了看左右,安顺帝便让其他人在屋外等候,留高公公一人在屋内。这时,刘朝明才向安顺帝禀报,说这银票乃是有容书斋几个月来其中三分的盈利。
皇上听了暗暗吃惊,他可万万想不到一个免费看书的地方,银钱本该是只出不进,怎么会几个月的工夫不出反赚?
刘朝明向皇上细细分说此中因由。有容书斋不只一个有容书馆,虽说书馆的更新费、修缮维护费、人工费等等确实需要花钱,但是还有一个有容书铺在。有容书铺因为皇上的关系,很多人慕名而来,多在此处购买与笔墨纸砚。故此生意兴隆,不光能补上有容书馆的一应消费,还略有盈余。而皇上御笔题字,亲自下旨才开办起有容书斋,盈利自然应有皇上一份。他自作主张,把盈利分为十份,皇上得其中四份,书铺和他各分其三。
两万两对于皇上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三宫六院,以及宫中庞大的人口,每月的花销可不是一般的大。他虽贵为皇帝,但使钱的时候也是各种掣肘,难以随心所欲。就在几日前他打算在避暑之地建一楼阁,既可观景,又能乘凉,不料一算,竟然超过五万两,因而作罢。
现在听刘朝明这么一说,他仅是题了几个字,就到手两万两银子,这、挣钱实在是太容易了!安顺帝本不想要,但转念一想,有容书斋才开张几个月,他就能分到两万两,那过几个月呢?估计不到一年,五万两就唾手可得。
今年
皇上看完,吩咐身边跟着的某位官员,让他多向刘朝明询问一年两熟制的种法与注意事项,今年秋收后试着先在京郊地区推广种植。
往回走时,小七已经捡够了一袋子麦穗,抬头便看见了正向此处走来的刘朝明,他立即拖着袋子跑过去,边跑边大声喊:“我已经捡满了一袋,我是第一个!”
喊声刚落,小七已经一脸欣喜地来到刘朝明跟前,一副求表扬的模样。刘朝明笑着表扬了他,并拉过他的手,露出身后的安顺帝来,说:“多日不见,你不是一直想父亲吗?现在你的父亲就在这里,还不赶快向父亲见礼。”
小七猛地看见安顺帝,喜笑颜开的表情就是一僵,在刘朝明的提示下,很快恢复了镇静。他摘掉草帽,恭敬地跪下朝安顺帝行礼:“小七拜见父亲。”
小七顺着刘朝明的话直接称呼安顺帝为父亲,没有在外面暴露安顺帝的身份。小七机灵的表现许是比较让安顺帝满意,他少了些往日对小七的厌烦。平生第一次难得地跟他和气地说了几句话,还询问了他的学业如何,袋子里装的是什么等等,之后便让他退下去了。
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现在的小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光脸色红润,个子长高,还没有了往日怯懦的神态,变得大大方方,应对自然。安顺帝不禁夸赞刘朝明教养有功。
刘朝明立即谦让了一番,说不是他的功劳大,而是小七的遗传因素好。
皇上不解“遗传因素”是何意,刘朝明解释说是因为小七的父亲各项才能出众,子随其父,小七才会如此。
小七的父亲不就是安顺帝吗,刘朝明此番说法隐晦地赞扬了安顺帝,安顺帝哈哈一笑,此事揭过。
刘朝明请安顺帝到别院歇息,并私下让纸传快马加鞭把皇上赏赐的两个宫女给带到别院里来。然后,他进屋向皇帝行叩拜大礼,接着,从袖口内拿出一个小盒子来,由高公公接过,打开一看是一叠银票,共两万两。
皇上问其是何意?刘朝明看了看左右,安顺帝便让其他人在屋外等候,留高公公一人在屋内。这时,刘朝明才向安顺帝禀报,说这银票乃是有容书斋几个月来其中三分的盈利。
皇上听了暗暗吃惊,他可万万想不到一个免费看书的地方,银钱本该是只出不进,怎么会几个月的工夫不出反赚?
刘朝明向皇上细细分说此中因由。有容书斋不只一个有容书馆,虽说书馆的更新费、修缮维护费、人工费等等确实需要花钱,但是还有一个有容书铺在。有容书铺因为皇上的关系,很多人慕名而来,多在此处购买与笔墨纸砚。故此生意兴隆,不光能补上有容书馆的一应消费,还略有盈余。而皇上御笔题字,亲自下旨才开办起有容书斋,盈利自然应有皇上一份。他自作主张,把盈利分为十份,皇上得其中四份,书铺和他各分其三。
两万两对于皇上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三宫六院,以及宫中庞大的人口,每月的花销可不是一般的大。他虽贵为皇帝,但使钱的时候也是各种掣肘,难以随心所欲。就在几日前他打算在避暑之地建一楼阁,既可观景,又能乘凉,不料一算,竟然超过五万两,因而作罢。
现在听刘朝明这么一说,他仅是题了几个字,就到手两万两银子,这、挣钱实在是太容易了!安顺帝本不想要,但转念一想,有容书斋才开张几个月,他就能分到两万两,那过几个月呢?估计不到一年,五万两就唾手可得。
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