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一次上门
酒拿进来,讲明酒的特点,老侯爷一听清澈透明,不用筛和温,立时来了兴趣,当场拆封一坛,倒进酒杯一看,果真如刘朝明所言。饮上一口,辛辣甘冽,回味悠长,引得老侯爷赞不绝口。

  刘朝明又特意跟老侯爷说明这种白酒度数比较高,不能多喝,不妨喝些他酿的果酒,度数相对要小些。

  至于玉米,他也向老侯爷说了吃的方法,让他不妨尝一尝。老侯爷连声说好。

  最后,刘朝明拿出用军绿色盒子盛放的军刺,许是前两样都比较新奇,对于军刺,老侯爷也有些好奇,当堂打开,只见刀刃尖利无比,刀身呈三棱形,光滑流畅,带有凹槽。老侯爷曾经也是征战沙场的一员猛将,什么兵器没有见过,却没有见过如此造型,如此锋利,制作如此精细的兵器。

  老侯爷用手指轻轻抚摸刀身,却觉指腹一尖,抬起手掌一看,指腹竟有鲜血流出,可见这真是一把绝世好刀!而刘朝明竟肯轻易地把宝刀赠人!

  如果说,刚才对刘朝明的客气有礼不过是面上做做样子,毕竟孙子是嫁人的一方,对他的态度好一些,孙子的生活才有可能过得舒心一些,但是到现在,则真正从心里开始对刘朝明刮目相看。

  如果得到制作此兵器的人,把它相应地改变一下,应用到战场上,那军队的战斗力将会得到多大地提升啊!想到这儿,老侯爷故作漫不经心地问:“这可是一把好刀,把它送给锐儿太贵重了,不知你从何得来?要不老夫再去求此人制作一把?”

  刘朝明听了一顿,马上明白了老侯爷的意思,想打听是何人所制,可惜,他也不知道,这军刺还是他们总监送的,至于总监为何能得到一把非仿真的军刺,估计和他的家世有关。他还真是不清楚。

  刘朝明只好扯了一个谎,说他十四岁时,带着仆从去山里打些野味,射中一头黑熊,追踪黑熊进入深山,遇到一位奄奄一息的中年男人,侥幸救活对方,对方为报答他的救命之恩,故送他一把兵刃,中年男人称呼它为“军刺”,大概是因为它的前端又锋利又尖细的缘故吧。

  不管老侯爷相不相信,反正刘朝明说完之后,老侯爷叹息一声:“正因为是宝物,所以才不可轻易得到吧!”然后老侯爷又问了些有关军刺的问题,比如说,军刺上的凹槽有什么用等等,刘朝明知道的就告诉老侯爷,不知道的自然说不清楚。

  等到刘朝明辞别老侯爷,随着管家带领走出正院后,老侯爷对公主说:“此子不可小窥!”

  许久没有吭声的公主说:“那又怎样,始终是一个男人!”说罢,起身告辞。

  老侯爷微微摇头,心想,这几样东西都是见所未见,此子却能轻易拿出来,说不定,侯府的转机就在此子身上。看到放置军刺的绿色盒子,老侯爷以为是匣子,拿起来细细瞧了瞧,掂了掂,极轻却结实,又是他不曾见过的物件,心中自此对刘朝明是既好奇又疑惑。他朝屋外喊了一声,一精壮的汉子应声而进,老侯爷把绿色盒子递到他手上,吩咐一声:“浦川,把这匣子送给世子,就说,就说这是那刘少爷送给他的。”

  “是。”被叫做浦川的精壮汉子接过匣子,朝世子的院落走去。

  此时,世子正直立在鱼塘中央的亭子边,一管玉箫放在唇边,指尖微微移动,顺畅的箫声从指缝间倾泻而出,悠远清冽,忽高忽低,宛如在耳畔低语,又似在远方回荡,带些淡淡地愁绪。浦川走进来正好看到世子在凝神吹奏,便朝世子的护卫李鸿微一点头,站在一旁静静等候。

  一曲奏毕,浦川上前将绿色匣子交给世子,并传达老侯爷的话。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