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城布粥的时候,一直号称是“太平军”的军队正从四面八方集结,黑乎乎的旗帜似乎与北冥那火红红的旗帜星相互衬着,似乎很是完美的显示了它们的敌对关系。

  安乐侯,这个在沧州潜伏了近二十年的老人,终于开始起兵。但是他不知道,他蛰伏了这么多年拼凑的军队,会在两天内土崩瓦解。

  一只靠着私利聚集的军队,最终会因私利而散,很多事,并不是私利能解决。

  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君主的“仁义”以及国家的富强。

  重阳治下虽然有些重罚,但治下除了发灾的人,都是太平盛世,人还真起不了多大的反心。没有反心,军队便没有战斗力。没有战斗力的军队,只能是一堆散沙。

  赶鸭子上架。架子没有,鸭子就飞了。

  扶不上墙上的烂泥,一些烂墙,你不用推,只有泼上一点儿的水,一切都好解决。

  明月和吴墨并没有直接去破兵,而是直接用朝廷的律令去大户人家征粮,每个百姓都分到了半个月的粮食。安民心呐,就该拿出些实在的东西,开什么空头支票在很多时候,已经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必要的时候,谁能拿出东西,谁就是老大。

  没有人喜欢把自己家里的粮食拿出来,苍州的大户人家自然如此。弱取是不能,但若是强取也不行。于是,明月便让人拿着“奉献”的诏书,让大户人家出血。打了一个棍子之后,再给一个甜枣,给了一张免税证书,这些免费证书的年岁多少,自然是根据那些大户人家拿出粮食的多寡。而征收粮食的多寡,则是按照他们的田亩数。按照田亩数的比例征税,反正多田就要多交。

  大户人家会买账吗?自然是不会的。只能武力解决。带着官兵去扛粮食,给不给已经不再是他们说了算。

  自然,在这其中,也有部分大户人家十分的有颜色,看着苗头必须交,便直接把粮食送到官府手中。

  有了粮食,接下来就是水的问题。

  民众看着朝廷这次是真的要管他们,这修水渠打水井的事儿,在有了粮食之后,便在吴墨的带领下,落到了实处。这是功在今代,利在千秋的事儿。虽然种田的人明白的道理不多,但这个道理在吴墨的讲解下,却是能懂。谁不安稳下来,谁想每隔几年就去逃荒?不就是稍微累点吗?朝廷也不是让他们免费劳动。多劳多得,只要多干活,就能得到更多的粮食。

  在饥饿折磨过的人,当看到粮食,还有什么不会做。

  就在吴墨指挥着人们去修建水利时,明月已经出现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了安乐侯的府衙里。

  确切的说,应该是安乐侯的书房中。

  “来人……啊啊,你,你……”批完折子的安乐侯,刚要叫人换茶,却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白衣飘飘,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明月此时看起来很是有仙家的风范。但安乐侯重熙看到后,却是吃惊的连话都说不成。他这个地方依然被层层防卫,为什么还会有人能进来,这……这,不可能。

  美人在前,但却不是所有的美人都能品尝。

  这个人,重熙不会忘记,在大秦皇寿诞上看到时,他就觉得这个人很危险。事实证明,这个人的确和北冥皇是一样心狠手辣的主。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句话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说错。

  “安乐侯,不,应该说是安乐王,晚辈秦明月,好久不见。在下这次不请自来,是想像你讨教一件事。”虽然是客人,但明月却表现的比任何主人都自然,他轻轻的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