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
�力。

  要是他们的国家也有这么好的交通路段就好了,大秦国的道路条件真的让他们感到非常的羡慕。

  第197章

  越往内陆走,他们所看到的也就越繁华。

  地里面的粮食迎来大丰收,麦子、玉米、红薯、土豆、棉花、油菜花等等,看的西域商人们目不暇接。

  大秦某些农作物就是从西域那里传过来的,只是他们那里绿洲面积不能太过浪费,比如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他们很少有人种植,而在大秦,这里遍地都是。

  身为商人,他们更加注意到了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他们一路走来,基本没有见过衣衫褴褛的人。

  要么是那些人不被允许出来,要么是大秦内并不存在那个群体。

  这样一想,他们就不由一愣,“这怎么可能啊?”

  要知道财富的两极分化在那个地方都是一样的,世上有富人,就会产生穷人的存在。

  而据他们生平所见,世上压根就没有那样的国家存在。

  “让人去打听一下吧,我们也好根据大秦国的生活水准定价。”商人们心细道。

  别说西域商队的商人们对大秦国的现状感到惊讶,大秦的百姓们对西域队伍的商人们也感到非常的好奇。

  只是西域商人们已经把咸阳城定为了交易中心,中途一般是不会卸下货物的。

  有西域人去向大秦百姓们打听他们的生活水准,这不是什么不能外泄的秘密,百姓们道,“家里面年年种田,每年都能丰收,

  交完粮税以后家里还能余下不少,地里面不忙的时候,男人们就会去施工队里面干活,我们这些干不了太多重活的女人一般去纺织工厂,从源头的抽丝和羊毛,到最后的成品,都能参与进去。”

  地里面一年种的粮食仅够他们温饱,但是现在百姓们大都有额外的收入,家里面的男人每年出去几个月挣的钱就够家里面一年的嚼用,就更别说女人们现在也开始挣钱了,收入只会比以前更高。

  西域人奇怪的道,“我们好像没有看到那些穷人?”

  “怎么会呢,我们就是大秦最穷的人啊。”那名大秦百姓对他道。

  “???”

  我吃的盐少,你别骗我。

  “是真的,我们百姓们的收入就是大秦最垫底的,不说那些包地经商的地主老爷们,都比我们挣钱多了。”

  所以说,底层的百姓还是处于最底层。

  只是这样的日子可比他们以前过得太好了。

  以前他们的底层,是尊严和人格全无,只能任由上位者随意宰割。

  现在的最底层,只是收入的最底层,除此之外,工作、报纸、学堂,他们没比那些富人们差在哪里。

  “大秦的百姓们都这么的能干么?”那人疑惑道。

  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积极向上的国家,真的可以实现么?

  “哪能啊,怎么可能谁都是脚踏实地的,真要那样,府衙也就不需要存在了。”

  “说到底还是我们大秦制度好,那些仗着家底想要无所事事的人都被拉去施工队里干活了,不像其余的国家,听说“闲人”很多。”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