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

  胎教,早教,如何为孩子启蒙,三公们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然,他们也不会太逼迫孩子,不会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拔苗助长,造成不好的影响。

  赵墨白的功课绝对在他的承受范围内。

  赵燕歌看着委屈巴巴的儿子道,“觉得累了?”

  赵墨白点点头,又摇摇头。

  “我学的那些东西真的有用么?”小家伙怀疑道。

  “有用,没用三公们怎么会这样教导你。”赵燕歌道。

  “当然,你身为下一任帝王,只需要对那些东西有所了解,而后知道怎么去用就行。”

  “你真正要学习的是帝王心术。”

  第187章

  至于什么是帝王心术,具体的赵燕歌说不上来,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毕竟他为帝的时间也不长。

  他能做的就是把赵墨白给带在身边,从小耳熏目染提高赵墨白的格局,在旁边学习他的手段,理解并传承他的政治措施和理想。

  从没有君王能够像赵燕歌一样毫不保留的对继承人的培养,因为权利至高无上,当太子一立,某种意义上就已经站在了帝王的对立面。

  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看着自己的继承人成长出色,而他自己则逐渐老迈,不复昔日雄风的苍老样子。

  帝王和太子是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一开始,帝王能够把握主权,可是随着时间流逝,两者之间就会趋向平衡,而后,慢慢的向着某一方倾斜。

  赵燕歌父子两人并没有这个问题,两人一个教的认真,一个学的认真。

  小小的赵墨白天真的以为自己学会父亲的本事就不用再做功课了,是以学的非常卖力。

  他天生聪慧,学东西的进度不用说,这让后面检查他功课的三公们感到非常的惊喜和满意,而后试探着给赵墨白增加了功课量。

  一个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从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发现端倪。

  而身为赵燕歌和公孙起两人的独子,赵墨白的性子自然也软不到哪里去,在某些事情的看法上很是激进。

  比如面对敌人攻打大秦时,左相给出了赵墨白两个选项,一个是后退一步,付出代价和谈,另一个则是付出惨重的代价也要开战。

  赵墨白的选择不用说,选择了开战的选项后,左相又把这个问题给深入,给赵墨白讲解起了打仗所需要花费的各种物资。

  就拿大秦成功收服夜郎国一事来说吧,从表面上,大秦并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就成功的收服了夜郎国。

  可事实上呢?大秦暗中的花费可谓巨大。

  其中的大头就是安置那些百姓们的粮食,为了能让他们成功归心,粮食的数量是庞大的,花费的是大秦之前的粮食积累。

  除此之外,大秦还出动了代左相和郑循这样的顶尖人才,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要不然夜郎国的百姓们也不会那么快的就对自己的君王失望,而后选择了逃离故土。

  当然,这一番大代价的操作后,成果也是非常喜人的。

  大秦一下多了百万的劳动力,成功的把之前空置的南方给填满,至此,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