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卫氏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同一档次的,可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他们中间开始有人进行超越。

  先是卫氏众人显露自身才华,抛却繁重的农活,成功拿下不少文职工作。

  大秦百姓们的快速扫盲怎么可能比得上长时间浸在文气中长大的人们,在最初的艰难过后,卫氏快速的学会了大秦的话语,开始研读大秦的文字。

  说真的,看到他们那里只属于贵族的书籍在这里就跟不要钱似得满大街都有卖,他们腹中就不由泛酸。

  更别说改良过后的纸张已经具备收藏价值,那些大秦文人更是人手数本。

  同为身为有文化的人,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全方位的碾压。

  学习大秦话,读懂大秦字,很快的,卫氏就开始在大秦崭露头角。

  贵族们紧随其后,同样也靠着专业的过硬知识顺利脱离赤贫阶段。

  也是直到这时,他们才发现自己身上除了那些外在的财富,他们还有自身所带的珍宝。

  刻印在脑海中的知识,是谁也无法夺去的。

  依靠着自己的真本事在大秦成功晋升,比他们以前从民间搜刮那些珍宝还要起劲。

  朝鲜的皇室们所受到的教育不比他们差,但是努力过后,他们之间的成果和收获简直天差地别。

  最后,朝鲜皇室成功晋升的人数是三方最少的,大都还是朝鲜末代君王的子嗣。

  至于其余的皇室们,他们已经被上位者变成了酒囊饭袋,所付出的十分努力,却收获不到一分回报。

  这种情况看的另外两家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如贵族们,虽然他们之间有很多争夺,但大都是利益之争,从没在知识上使过绊子。

  可是朝鲜皇室这招简直把其余血脉给废了。

  可想而知,要是朝鲜没有被并入大秦,新的君王上位,现在的君王子嗣下场可想而知。

  皇室中人又不是笨蛋,脸色刷的就白了。

  没有上位希望的君王子嗣们更是庆幸他们逃脱了一劫,更是在成为一个酒囊饭袋之前就得到了自己的命运转折点。

  咸阳宫内,聂粮一行人风尘仆仆的终于回来。

  “陛下,这是臣等在草原找到了矿石位置,已经绘制了更加详细的堪舆图。”聂粮向赵燕歌简单交差道。

  草原很大,不管是赵燕歌还是满朝文武都知道这是一件急不来的事情,聂粮所绘制的这份堪舆图还不到草原的百分之一。

  “你们在草原迷路的事情大家也都听说了,这是墨家和公输家给你们打造的小型指南针,比司南可方便携带多了。”赵燕歌道。

  “谢陛下,可算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了。”回想起在大草原的经历,聂粮就为自己抹了一把汗。

  “好了,听说你想出使夜郎国,是怎么想的,给我说说看吧。”

  “喏,陛下,臣是这么想的,既然西北方向的大草原就有那么多的矿藏,那么身处我大秦西南方向的夜郎国呢?”

  “如果夜郎国人口众多,想必他们一定已经开始探索到诸多矿源,这样一来,位置可比草原上的矿石好寻找多了,是以,臣想去夜郎国看看。”

  “既然这样,那我让代左相为主,带你们进去行么?”赵燕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