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人头冒冷汗的说道。

  不同于【玉研阁】,之前售卖胭脂水粉的店一般都是小打小闹,基本都是各家后宅夫人们的铺子,所以【玉研阁】的前面才没有拦路的人。

  可是不同于【墨斋】,能做文人生意的,哪家店背后没有一点靠山。

  赵燕歌更知道,大部分的书斋都是由那些六国贵族的后裔们掌控,他们的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藏书,控制文化的流传,哪怕一不小心流传出去,那也只是极少部分,他们则可以借着这样的垄断依旧维持着他们祖上的荣光。

  尽管春秋战国时期打破了家族式的垄断教育,又有了科举制度,可是真正的寒门贵子们依旧难以出头,这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

  书籍是非常珍贵的,在这个没有印刷术的年代,每一本书成都代表着莫大的心血,是以,没有人会把自家在世间立足的底蕴交出去。

  只是他们有他们的立场,赵燕歌也有赵燕歌的立场,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人才,这种局面必定会被打破的一天。

  而此时,那些六国贵族们在得知【墨斋】背后的真正主人以后,一时间差点全都心肌梗塞,他们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不主张做生意的大秦,它的最高领导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从他们的手中夺取利益?

  比又比不过,打压又没有这个能力,他们只能在肚子里干呕血。

  “唉,伴随着四世亲政,这未来的风向是越来越捉摸不定了。”

  “四世这是想干什么?”

  有人道,“无非就是收拢更多的权利于手中。”可是,身为大秦的帝王,他的权利已经足够至高无上了啊。

  有高瞻远瞩的人不由联想到四世这段时间的举动,先是用举世无双的瓷器轰动了整个大秦,又有左相断句收拢天下有志之士于门中探讨,现在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修路工程,一时间他们俱都沉默不已。

  总觉得,正有什么风雨欲来,而他们只能在原地眼睁睁的看着,而没有一丁点的反抗能力。

  这种感觉让他们憋屈不已,却又不敢做太大的动作。

  毕竟,现如今已经是大秦的天下了啊。

  第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尽管他们祖上阔过,如今这小胳膊也拧不过四世的大腿。

  贵族们纷纷沉吟,有按兵不动的,有静极思动的,不一而足。

  “奇怪,我本来准备拍卖下瓷器就离开咸阳的,怎么到现在都还没走?”有贵族叹息道,因为离的近,收到消息也快,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他逗留在咸阳城的时间已经大大的超过了他的预计。

  想着去左相家中报道的晚辈们,贵族们皆忧心忡忡,总感觉这个时候要是还不离开,以后要是想离开咸阳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明明没有来自外界的逼迫,可他们这些人就是心中不安。

  有人思考着如今的破局方法,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来他们该如何做。

  “怎么样?有没有解我们目前之危的办法?”贵族期待的看着自家聪慧的晚辈。

  那名身穿儒袍的晚辈躬身道,“并无,侄儿想来想去都想不出破局的办法。”

  “难道就只能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家的生意被四世抢走么。”贵族不由双目赤红道。

  不是所有的贵族都富得流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