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说你送太子和大阿哥出去,便知道他们必定还会折返回来。”

  “知子莫若父……”容歆说完又觉不对,便又改口道,“大阿哥耿直却孝顺,只是想差了,并非存心惹怒皇上。”

  “连太子也为他求情,简直是不知所谓。”

  太子倒是为说过求情之事,但容歆认为太子定然是对事不对人,否则不会说出那样的话,康熙如此说,绝对是迁怒。

  遂,容歆便不对此回复,默不吭声。

  而康熙抱起弘昭,一脸慈爱地看着他的长孙,道:“还是朕的孙子乖巧懂事,你阿玛和大伯如今倒是越长大越不省心,半分不如幼时教人喜欢。”

  容歆回忆往昔,太子便罢了,大阿哥幼时……熊的很吧?

  至于皇长孙乖巧懂事……容歆别开眼,且过几年再看吧,现在还为时尚早。

  第139章

  康熙在畅春园避喧听政两月, 自大阿哥被弹劾开始,为表对大阿哥的不满,他事后又当着诸位大臣的面言词斥责了大阿哥一番, 将对大阿哥的责罚再次重申。

  戴梓其人不可能得到“平反”, 事实上当初他与人斗殴争锋乃是事实, 兴许是惩罚的稍重了一些,但并非无错。

  然而戴梓在火器一道上的天赋毋庸置疑,以大阿哥如今的权力,想要精进大清的战力,只能想到这一点, 大阿哥是不可能将他送回去的。

  因此,戴梓仍旧是戴罪之身,却被大阿哥安置其一家在京城, 只要他专心的研制火器。

  而康熙只是生气他擅作主张,对研制更具威力的火器并不反对, 因此大阿哥取了从乌兰布通战场上缴来的沙俄火器给戴梓研究时, 他也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视而不见。

  待皇子和百官随康熙回京后,大阿哥和大福晋便要依圣谕搬出阿哥所。

  他们搬出去住那日, 按规矩向皇上、皇太后以及惠妃辞行, 康熙没有表示出什么情绪, 皇太后则是和蔼地嘱咐了大福晋几句, 至于惠妃呐喇氏……

  “我怎地生了这么个棒槌?如若承庆还在, 定是不会如大阿哥这般教我每每想起便胸口堵着一口气!”

  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在婆母面前, 一向是个孝顺乖巧地儿媳, 闻言, 只能尴尬地扯了扯嘴角, 不敢随意插言。

  而惠妃吐完郁气,长长地叹了一声,叮嘱道:“伊尔根觉罗氏,日后常递了牌子带宝娴和吉雅进宫来,两个孩子一走,我这宫中的日子是越发地无趣了……”

  大福晋当即便应承下来,还表示:“额娘若是想宝娴她们了,儿媳便送她们进宫陪您住些时日。”

  “你是个孝顺的。”惠妃满意地看向儿媳,然后便冲着贴身宫女微微挥手。

  大福晋并不分心去关注,依旧谦恭地听着惠妃叮嘱。

  惠妃叮嘱得差不多,静静地看着她好一会儿,忽然道:“虽说大阿哥是我的儿子,但我从前对你也没什么不满,可倘若你们开府后你管不住后院,苦果是要我的儿子和你一起承受的。”

  惠妃极认真地提醒道:“爷们儿教后院拖住脚,我是断然不会允许的。”

  大福晋立即起身行了一礼,道:“儿媳定不会教额娘失望。”

  惠妃瞧着她那柔柔弱弱的身段,撇开眼,“荣妃别的不说,二格格是教的真好,女儿家什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