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妻命5
满眼都是甜蜜,张氏和陈母看了,也挺高兴的。
高兴的日子总是过的快的,一转眼陈贵娘又要去学堂,苏玉阳还挺不舍得,一直送到村子口才回来。
“习惯了就好了,当初她第一天去,我也是这么一直送到村口才回来,一转眼她都成亲了。”
张氏很能理解苏玉阳的心情,拉着他又说了许多有关陈贵娘的趣事。
翁婿两人相处的倒是挺不错的。
很快就到了过年的时间,这期间陈贵娘每次回来,张氏都留出时间让他们两人好好相处,严令禁止苏玉阳做活计。
渐渐的,苏玉阳就明白了,自己的公爹真的是一个通情理,又心软的人。
心里忍不住庆幸,当初自己也算是被逼到了那个份儿上,病急乱投医,没想到居然就投到了一个好人家。
他当时只是想着,没什么比被后爹卖给那千金小姐还要坏的了。
结果他的命还真的算不错的,这不,嫁到了陈家,好日子还在后头。
张氏已经张罗着请屠户过来收猪,她们家的两头猪,每次都是直接卖掉,不留着自家吃。
总归陈贵娘一年也就过年和秋收时节在家呆的时间长,其他每月也就回来三天。
也就这种时候,家里吃的好一点,有鸡蛋凑合,偶尔杀只鸡,实在是想吃肉,去割个一斤两斤的,也就足够了。
两头猪,一块儿卖个八九两的银子,就全部都攒着给陈贵娘读书用。
张氏想的很远,现在在学堂里读书还好,花费不了什么,贵娘写字都是用最差的纸张,还自己做了一个沙盘,能在沙盘上写的,绝对不浪费纸笔。
省的很。
可是等将来她考上了秀才,再去县里读书,那花费就多了,不仅仅是路费,还有吃住都是钱。
乡下人家,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个钱。
粮食收成一年到头也就将将够她们一家人吃的,收成好顶多也就能卖个一两银子,收成不好,自己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更不用说卖钱了。
他和陈母手上那点儿活计,一个月也就一两百文钱,没多少,加上苏玉阳的,撑死也就五百文,自家人偶尔花用,也就不剩下什么了。
这大头还是得靠这两头猪。
陈母和张氏从来都舍不得吃,也没杀过猪,都是让屠户过来,整只猪收走。
猪被抬走的时候,张氏的心里还有些不好受。
“爹,明年我养四头猪,到时候咱们自己留一头,也吃杀猪菜。”
苏玉阳跟张氏也相处了小半年了,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无非是别人家养一头猪过年就能杀了吃肉,他们家养了两头,也没能让陈贵娘吃上一顿杀猪菜。
别人都说陈贵娘读书享福,张氏和陈母没让她吃过苦,干过活儿,考了好几年都没考上也不说她句什么。
实际上,一家人的日子过的比别人都要节俭,特别是陈贵娘,每天鸡刚叫就起来读书了,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一读就读到半夜。
比起农家人,更辛苦。
庄稼汉还有个农闲的时候,就算是农忙,那也是天亮出去,天黑就回来歇着了,天气不好,�
高兴的日子总是过的快的,一转眼陈贵娘又要去学堂,苏玉阳还挺不舍得,一直送到村子口才回来。
“习惯了就好了,当初她第一天去,我也是这么一直送到村口才回来,一转眼她都成亲了。”
张氏很能理解苏玉阳的心情,拉着他又说了许多有关陈贵娘的趣事。
翁婿两人相处的倒是挺不错的。
很快就到了过年的时间,这期间陈贵娘每次回来,张氏都留出时间让他们两人好好相处,严令禁止苏玉阳做活计。
渐渐的,苏玉阳就明白了,自己的公爹真的是一个通情理,又心软的人。
心里忍不住庆幸,当初自己也算是被逼到了那个份儿上,病急乱投医,没想到居然就投到了一个好人家。
他当时只是想着,没什么比被后爹卖给那千金小姐还要坏的了。
结果他的命还真的算不错的,这不,嫁到了陈家,好日子还在后头。
张氏已经张罗着请屠户过来收猪,她们家的两头猪,每次都是直接卖掉,不留着自家吃。
总归陈贵娘一年也就过年和秋收时节在家呆的时间长,其他每月也就回来三天。
也就这种时候,家里吃的好一点,有鸡蛋凑合,偶尔杀只鸡,实在是想吃肉,去割个一斤两斤的,也就足够了。
两头猪,一块儿卖个八九两的银子,就全部都攒着给陈贵娘读书用。
张氏想的很远,现在在学堂里读书还好,花费不了什么,贵娘写字都是用最差的纸张,还自己做了一个沙盘,能在沙盘上写的,绝对不浪费纸笔。
省的很。
可是等将来她考上了秀才,再去县里读书,那花费就多了,不仅仅是路费,还有吃住都是钱。
乡下人家,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个钱。
粮食收成一年到头也就将将够她们一家人吃的,收成好顶多也就能卖个一两银子,收成不好,自己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更不用说卖钱了。
他和陈母手上那点儿活计,一个月也就一两百文钱,没多少,加上苏玉阳的,撑死也就五百文,自家人偶尔花用,也就不剩下什么了。
这大头还是得靠这两头猪。
陈母和张氏从来都舍不得吃,也没杀过猪,都是让屠户过来,整只猪收走。
猪被抬走的时候,张氏的心里还有些不好受。
“爹,明年我养四头猪,到时候咱们自己留一头,也吃杀猪菜。”
苏玉阳跟张氏也相处了小半年了,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无非是别人家养一头猪过年就能杀了吃肉,他们家养了两头,也没能让陈贵娘吃上一顿杀猪菜。
别人都说陈贵娘读书享福,张氏和陈母没让她吃过苦,干过活儿,考了好几年都没考上也不说她句什么。
实际上,一家人的日子过的比别人都要节俭,特别是陈贵娘,每天鸡刚叫就起来读书了,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一读就读到半夜。
比起农家人,更辛苦。
庄稼汉还有个农闲的时候,就算是农忙,那也是天亮出去,天黑就回来歇着了,天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