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官窑
��快会成为上京的一个笑话。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微微叹了口气,斜着眼睛看了看沈洲。

  沈洲正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只花觚,一副淡然若定的模样。

  见到沈洲这幅表情,方桂山还是有些疑惑。

  当初沈洲说,花觚完全可以升值一倍,看来他有些过于自信了。

  不过既然自己儿子如此推崇沈洲,或许他所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反正这件事还没彻底定下来。

  杨明贵并没急着表态,而是问道,“冯大师,你怎么看?”

  冯允微沉着脸,说道,“我的看法倒是跟他们不同。如果这是件民窑,那么起拍价两个亿再正常不过。如果是官窑,那么起拍价至少要五个亿。”

  其实在坐的,多半都对古玩有些研究。

  他们当然知道,这种花觚,官窑价值要比民窑高一倍还多。

  杨明贵皱着眉头,问道,“冯大师,你的意思是,这是件官窑?”

  冯允点点头说道,“不错,我觉得应该是官窑。”

  听他这么说,方桂山脸上浮现出一丝惊喜的神色来。

  可最后起决定作用的,当然是杨明贵。

  杨明贵说道,“冯大师想得倒是很周到,可还是稍微差了一些。花觚瓷胎比较厚,并且只有五种颜色,出自民窑,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冯允倒是不同意他的看法,微微皱着眉头,“花觚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应该是官窑。”

  他们两个谁也不肯让步,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却谁也没法说服对方。

  这种事情倒是很罕见。

  陈仁港有些尴尬的说道,“两位别急,既然没法确定,那么可以问问其他各位大师,你们四个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杨明贵问魏勋和蒋立,“二位的意思如何?”

  其实不用问也能知道,既然他们都开出来两个亿的起拍价,他们一定认为这是一件民窑。

  可冯允却仍旧坚持自己看法。因为这种东西并不是少数服从多数,就能决定的。

  陈仁港的目光落在沈洲身上,“沈先生,听说这只花觚,是你支持方先生花三亿五千万买下来。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陈仁港的话很令大伙意外。在他们眼里,沈洲不过是个从小城市来的年轻人罢了。

  他的阅历肯定很有限。

  连四位大师都不能确定的事,陈仁港居然主动问他的意见。

  连杨明贵脸上也浮现出一丝不满的神色来。

  可陈仁港是老板,就算有意见,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沈洲站起身来,说道,“陈先生,您想听听我看法?”

  “当然,”陈仁港笑着说道,“我一位朋友对你的能力可是推崇备至,甚至说,你的实力,并不比在座的四位大师差。而你也确实证明过,自己的与众不同。”

  在他眼里,这个年轻人,居然能跟四位大师相提并论。

  不仅杨明贵,连蒋立脸上,也满是不屑的神色。魏勋则板着脸看着沈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