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四月风暴!
各种田间地头,荒草野滩,乃至石头地都可以种植,所以尤为适合河南的情况,简直就是天生配备的呀!所以随着杨山芦一声令下之后,无数的番薯秧苗,就开始向着整个河南,乃至是陕西,山东,湖广,这全部四省推广了。

  然后就这样,经过了整整一个月的努力,河南的形势总算初步稳定下来……田地里的麦苗已经长出来了,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是非常喜人,包括很多不适合耕种的地方,番薯的青青藤蔓也已经长满了,当初的赤地千里,已经不复存在。

  当然杨山芦知道,河南的民生虽然已经得到了改善,但是这种基础还很薄弱,还经不起风风雨雨,所以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的支持。

  也就是说,需要一路帮扶这些农民,直到第一季的夏收完成之后,家家户户收获了足够的夏粮,并且是足够全家吃三个月的粮食!这样才算初步治理成功!

  因为这样之后,哪怕遇到最极端的情况,接下来的一季粮食绝收,也有能力安全度过,不至于四散逃荒时,杨山芦才可以挺着胸脯说一声……河南的治理取得了成功!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所以现在,其实才刚刚开始。

  不过就在这个关键时候,主管此次赈灾钱粮的钱篓子就来了(此次他也被征调了过来),钱篓子就是向杨山芦报忧道:“大人,你带来的四百万两银票已经花光了呀!接下来已经没钱了呀!”

  “哦,已经都花完了吗?”杨山芦听了就是点点头,不过这本来就在他的计划之中,或者说他早就已经想好了……

  赈济四省灾民,四百万两远远不够!并且还需要看到这一点,赈济四省灾民的担子是如此之重,怎么能让他一个人全挑呢?那些贪官污吏们,吸取了不知道多少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们,完全可以作出他们应有的贡献嘛。

  因为杨山芦来自于后世,所以对于此时的社会结构有着清醒的认识,例如别看在明末这个时代,似乎就是悲剧的代名词,往往不是这里来一场大饥荒,就是那里来一场大旱灾,百姓穷困潦倒,民生艰难。

  其实客观的说,明末苦的是百姓,那些当官的不苦!或者换句话说,民间并不是没有财富,而是财富不均!全部集中在了一小撮人的手里,所以现在嘛……

  于是杨山芦当即说道:“这个问题不难,把海继廉叫来吧。”

  也就是这件事情,需要动用海继廉这个黑面阎王了,海继廉自从来到河南后,就一直负责监察司和情报司的工作,在这段日子里杨山芦在负责赈灾,而海继廉就是在不停地搜集各种贪官污吏的罪证的,所以现在嘛,是时候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除此之外,因为知道这同样是治理民生的重要环节,所以杨山芦是异常的重视,对于接下来的反贪行动,不仅有海继廉这样的干将出马,另外还有他借调来的人力……

  也就是他离京的时候,还带来了上百个监察御史(多数是由东林党人组成),所以这些监察御史同样也没闲着,到处在河南各地调查走访,当然主要是在中上层,所以现在嘛,是到了收网的时候了。

  海继廉的办公地点同样是在特使衙门中,所以很快就赶到了,而等到他赶到之后,就已经递上来杨山芦所需的资料了。

  “启禀大人,您需要的贪官污吏资料,我们已经完全查清了,经过这整整一个月的走访调查,我们已经挖出了河南省的全部贪官!至少是九成五以上!”

  “并且我们根据贪官罪行的轻重,把这些贪官污吏分为了三等,第一等就是那种十恶不赦的那种,贪污超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