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希望之地!
sp; 倒是杨山芦,他没想到会有这一出,不过既然已经来了,他也是乐见其成的。
杨山芦就是看了看这失魂落魄的杨山松母子之后,冲着杨嗣昌微微一笑道:“谨遵父亲大人之命。”
接着他就堂而皇之地坐在了杨嗣昌的左首位置,而这一坐,就彻底奠定了他的继承人地位!
就连在客厅里伺候的那些丫鬟们,都是眼中一个个露出敬畏之色……这位三公子,就是以后杨家的家主了!
之后一顿饭吃完之后,杨山松都根本不知道吃的是什么……只是像个木头人似的勉强吃完了,之后就是返回了自己的宅院,把自己给关了起来!
甚至之后他的母亲周氏要来见他,都撞在了门上……可见这次对他是多大的打击!
这种大豪门里,消息传播是最快的,而杨山芦在得知之后,却只是淡淡一笑,真以为靠着一个嫡长子的身份,就能阻我了?这是痴心妄想啊!
正所谓金子总会发光的……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而到了第二天一早,早朝过后,杨山芦就随同杨嗣昌,一起前往紫禁城了。
以紫禁城的尊贵,杨山芦来的并不多,不过等到他来到了城门口之后,那些守门的小太监却是对他印象深刻……没办法,皇上亲赐表字的又有几人呢?
于是当即颠颠的就跑去报信了。
一刻钟之后,崇祯皇帝已经在文华殿召见了他们。
并且见到这对杨家父子之后,崇祯皇帝还是非常欢喜的,杨嗣昌作为新晋兵部尚书,又是崇祯皇帝面前的红人,那自然不必说。
至于杨山芦嘛,感觉都像是他的弟弟似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接着等到赐座之后,崇祯皇帝已经笑着问道:“两位爱卿联袂而来,有何要事呀?”
“启禀皇上,确实是有要事相奏!”虽然琼州移民这件事是杨山芦的献计,但此时作为晚辈,还是需要由他老爹杨嗣昌来提出的。
并且杨嗣昌已经和崇祯提过这个四正六隅的剿寇方略,崇祯也基本赞同,所以现在提出这个配套的方案,更是合适。
当然,想要具有说服力,还是需要实物的,接着杨嗣昌就从怀里拿出了那幅大明地图。
而崇祯见了呢,顿时眼睛一亮!因为他同样看到了这幅地图的价值,绘制的清晰详实,这相对于工部绘制的那些抽象派地图,那简直强的太多了。
然后再配合杨嗣昌提出的十面张网的剿寇方略,崇祯就感觉更加明白了,不像以前只是一种模糊的感知。
而看见崇祯满意,杨嗣昌就是笑了,继续说道:“启禀皇上,还不止于此呢。”
接着他就抛出了从杨山芦那里听来的理论,也就是往琼州岛运送饥民的策略。
要说崇祯一开始听到琼州岛的时候,也是不以为然的。
可是等到杨嗣昌详细解释了琼州岛的优势,像什么一年可以三熟,运送的饥民半年就可以征收赋税后,崇祯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居然还有这等好事?要知道原来这些饥民留在陕西等地,十有八九都要成为流寇的,可是现在呢?居然还能老老实实种地,规规矩矩纳粮的?而这就太好了!
要知道崇祯被这个流寇的问题,那是弄得整晚都睡不好……可是现在�
杨山芦就是看了看这失魂落魄的杨山松母子之后,冲着杨嗣昌微微一笑道:“谨遵父亲大人之命。”
接着他就堂而皇之地坐在了杨嗣昌的左首位置,而这一坐,就彻底奠定了他的继承人地位!
就连在客厅里伺候的那些丫鬟们,都是眼中一个个露出敬畏之色……这位三公子,就是以后杨家的家主了!
之后一顿饭吃完之后,杨山松都根本不知道吃的是什么……只是像个木头人似的勉强吃完了,之后就是返回了自己的宅院,把自己给关了起来!
甚至之后他的母亲周氏要来见他,都撞在了门上……可见这次对他是多大的打击!
这种大豪门里,消息传播是最快的,而杨山芦在得知之后,却只是淡淡一笑,真以为靠着一个嫡长子的身份,就能阻我了?这是痴心妄想啊!
正所谓金子总会发光的……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而到了第二天一早,早朝过后,杨山芦就随同杨嗣昌,一起前往紫禁城了。
以紫禁城的尊贵,杨山芦来的并不多,不过等到他来到了城门口之后,那些守门的小太监却是对他印象深刻……没办法,皇上亲赐表字的又有几人呢?
于是当即颠颠的就跑去报信了。
一刻钟之后,崇祯皇帝已经在文华殿召见了他们。
并且见到这对杨家父子之后,崇祯皇帝还是非常欢喜的,杨嗣昌作为新晋兵部尚书,又是崇祯皇帝面前的红人,那自然不必说。
至于杨山芦嘛,感觉都像是他的弟弟似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接着等到赐座之后,崇祯皇帝已经笑着问道:“两位爱卿联袂而来,有何要事呀?”
“启禀皇上,确实是有要事相奏!”虽然琼州移民这件事是杨山芦的献计,但此时作为晚辈,还是需要由他老爹杨嗣昌来提出的。
并且杨嗣昌已经和崇祯提过这个四正六隅的剿寇方略,崇祯也基本赞同,所以现在提出这个配套的方案,更是合适。
当然,想要具有说服力,还是需要实物的,接着杨嗣昌就从怀里拿出了那幅大明地图。
而崇祯见了呢,顿时眼睛一亮!因为他同样看到了这幅地图的价值,绘制的清晰详实,这相对于工部绘制的那些抽象派地图,那简直强的太多了。
然后再配合杨嗣昌提出的十面张网的剿寇方略,崇祯就感觉更加明白了,不像以前只是一种模糊的感知。
而看见崇祯满意,杨嗣昌就是笑了,继续说道:“启禀皇上,还不止于此呢。”
接着他就抛出了从杨山芦那里听来的理论,也就是往琼州岛运送饥民的策略。
要说崇祯一开始听到琼州岛的时候,也是不以为然的。
可是等到杨嗣昌详细解释了琼州岛的优势,像什么一年可以三熟,运送的饥民半年就可以征收赋税后,崇祯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居然还有这等好事?要知道原来这些饥民留在陕西等地,十有八九都要成为流寇的,可是现在呢?居然还能老老实实种地,规规矩矩纳粮的?而这就太好了!
要知道崇祯被这个流寇的问题,那是弄得整晚都睡不好……可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