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原来是这个亲家?
“回父亲大人,这个么最少都有5000兵马,好一点的话七八千都有。”

  “哦?这样练出来的新军可有以前玄甲军的那种战力?”杨嗣昌就是急切地问道。

  “呵呵,相差无几,并且打了几仗后还会越来越强的。”杨山芦就是微笑着道。

  “好!太好了!”

  杨嗣昌听了顿时是喜形于色,反正在自家儿子面前,他也不用掩饰什么。

  而杨山芦见了呢,也知道他如此欢喜的原因……

  因为到了明年四月,他就会呈上奏折——《敬陈安内第一要务疏》,这其中就会提出那个著名的四正六隅剿寇方略!而此时此刻,应该已经有了初稿了吧。

  不过正因为这件事,杨山芦想和他好好谈一谈!因为杨山芦很清楚,他这位便宜父亲现在身居高位,日后却是被迫自杀身亡,就是从这件事情上引起的!

  说的具体一些,这份四正六隅的剿寇方略,战术上是成功的,但是在整体战略上却是错误的!

  所以日后真正开始执行后,到时候不仅他的老爹以自杀谢幕,甚至都影响到了整个大明的国运!

  如果说在崇祯九年的大明,还有那么一线希望的话,等到执行了这份错误的剿寇方略后,那是彻底滑入了无尽的深渊!再也无力回天了!

  所以说,现在面临着这个历史转折点,必须要加以纠正的!

  这样有了定计之后,杨山芦就是微微一笑道:“父亲大人,您既然如此关心玄甲军,莫非是要准备大动刀兵了?”

  “没错——”

  对于自己的儿子,杨嗣昌也不隐瞒,所以他就洋洋洒洒的把设想好的剿寇方略拿了出来。

  而杨山芦听了就是一笑,果然是这份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剿寇方略了,而且看老爹的样子,还是充满信心啊……只是现在嘛……

  杨山芦就是说道:“父亲大人,孩儿听了您的这份战略,总体上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我却认为没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孩儿在此要斗胆说一句,已故的祖父大人在崇祯4年的时候,同样是主持过平寇,而且开始的时候还很顺利的平了流寇,可是最后为什么又失败了呢?”

  “这个……”杨嗣昌本来还是志得意满,准备听听儿子的夸奖,毕竟他设想的这个战略,可是花了很多心血才做出来,也自认为非常圆满,可是现在呢?

  听见杨山芦提起这件事情,他的脸色瞬间严峻起来。

  杨山芦说的事情他可不陌生,其实说的也就是他的老爹杨鹤。

  崇祯四年杨鹤以兵部右侍郎衔总督陕西三边军务,那时的陕西贼寇才刚刚兴起,杨鹤就主持招降神一魁等匪首。

  杨鹤是怎么做的呢?他先以重金赈济降贼,然后将头领留营效力,其部众遣散回籍,应该说这手还是挺漂亮的,但是结果呢?

  这些贼寇原本就是延安、米脂等地的饥民,遣散回籍之后,以当地糟糕的农业,小冰河时期还是颗粒无收啊!所以遣散回乡后还得接着挨饿,扛不住就得接着造反!

  所以后来他招降的那些贼寇果然降而复叛,而杨鹤呢,也为此被捕进京论罪,然后论罪流放,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所以现在呢,杨嗣昌听见杨山芦提起这件往事后,就隐隐感觉到他的方略似乎也有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