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几个孩子尝过榨菜后,都语气激动的夸起来。

  许青青买的是超市里便宜大袋的榨菜,三百多克也才一块八,见他们像是吃到什么绝顶美味似的,又给他们每个人夹了一点。

  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讲究一点的人家,基本上都教过孩子,不许随便跟人伸手。

  见许青青这么大方,那个带野菜糊糊的女孩把自己带来的咸菜递过去:“我□□妮,你要尝尝我奶做的咸菜吗?”

  许青青伸出筷子夹了一点点尝了一口后,夸道:“也挺好吃的。”

  她倒是没说假话,这咸菜虽然口感偏酸,但吃起来爽脆,如果再稍微多加点盐和其他调料,味道绝对不错。

  其他孩子见此,也都跟着分享出自己带来的午餐。

  许青青每样都尝了一点,随即把剩下的榨菜连着榨菜汤全分给了他们。

  盐味足还带着点油水的榨菜和榨菜汤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都是好东西,好几个嘴馋归嘴馋,愣是没舍得吃完。

  经过午餐的分享后,这几个孩子跟许青青兄妹俩就熟了,课间都主动来找他们玩。

  人是群体性生物,许青青自己未必需要这些小朋友,但对沈康平来说,多教几个朋友总没坏处,因此便带着他们一起玩起来。

  小学课程不紧,加上考虑到有些学生回家的路程,下午三点多,学校就放学了。

  许青青带着沈康平和今天交到的几个朋友说再见后,没有直接回村,而是去了昨天的那个居民巷找胡奶奶。

  她做事从来不喜欢拖延,昨天说好请胡奶奶吃鱼,早上就顺便带了一块鱼干放在书包里。

  胡奶奶成分不好,虽然住在镇上却没有工作,只能靠着家底和最基本的商品粮补贴吃饭,平日里也没个说话的人,日子过得很没意思。

  看到兄妹上门,她惊讶过后,倒是有些惊喜,赶紧招呼他们进门。

  许青青进门后,就从沈康平身上的书包里掏出那块鱼干递给她。

  “你还真拿鱼来了?你家里人知道吗?”胡奶奶吃了一惊,显然是担心两个孩子偷偷把家里的鱼带出来。

  别以为城镇居民吃商品粮日子就过得好,实际上,这会物资根本就供应不上来,他们即便拿着分到的粮票、肉票、油票也买不到东西。

  然而,即便如此,对于压根想不到这些票的乡下人来说,城里人依旧是他们羡慕的存在。

  “我家里就我们俩了,而且这鱼也是我们自己在山上发现的,您放心吧。”许青青道。

  听到这话,胡奶奶愣了一下,随后突然仔细打量起许青青。

  半响后,她拍着手道:“你是报纸上那个青青对不对?我说怎么看着你觉得眼熟。”

  许青青猜到她说的是之前那份报纸,点点头。

  “好孩子,鱼你自己拿回去吃,奶奶不要。”

  她发现粮食那回,城镇居民虽然不像乡下一样可以直接领救济粮,但手里的粮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多少也换回一些粮食。

  胡奶奶也跟着沾了光,这会怎么可能去收她的鱼,尤其是想到两个孩子爹娘都不在了,也挺不容易。

  “家里还有,说好了请您吃鱼的,您要是不收,那我明天把您送的糖拿回来还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