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读书没什么天赋,连府试都没过,考了两次也放弃了。
现在李秀才主要是培养自己孙子,李秀才的孙子年龄比元嘉还小不少,但据说三四岁就由李秀才启蒙了,读书的进度已经跟得上甲班那些学生的进度了。
不过元嘉在私塾里是没见到李秀才孙子的,今天倒是见到了李秀才的孙子,才八岁,是个很机灵活泼的孩子,见到他还嘴甜的喊哥哥。
李秀才板着脸纠正孙子:“你该叫师叔的!”
在李秀才心中,元嘉是他的弟子,他的儿子是元嘉的师兄,那么他的孙子就该叫元嘉师叔!辈分可比年龄重要!
李秀才的孙子对自己祖父有点惧怕,李秀才一板着脸,他立马就改口:“师叔好!”
元嘉抿着唇笑了笑,摸了摸小师侄的脑袋瓜子。
在李家用完饭之后,元嘉就回到自己家中。
他先去拜见了杨父杨母,跟他们聊了一会儿,就去书房看书刷题。
推开书房的门,见到杨三柱正一脸专注的抄书,他也没有打扰,而且放轻脚步朝自己的位置走去。
不过这么大一个活人走过,杨三柱还是看得见的,他放下毛笔,深深的叹了口气。
元嘉问道:“怎么了?”
杨三柱哀怨的看了他一眼,又垂头看着自己写的一团糟的东西:“写毛笔字,好难啊!qaq”
他万万没想到,练了这么久的毛笔字,浪费了那么多的纸墨,他的字依旧软趴趴的,一个赛一个大,被先生狠批过多次。
第1章 农门天骄【06】
元嘉没想到杨三柱连写字都搞不定, 这个他能怎么帮忙?
“你按照先生教的方法握笔写字,多练字,慢慢的就熟练了。字体风骨什么的,没有日积月累的苦练是出不了效果的, 你也别心急。”
杨三柱:“……”道理我都懂, 但感觉还是好难啊!〒▽〒
他不是什么自制力特别强悍的人,现在这么往死里逼自己好好学习古文, 全是因为处境太艰难, 不好好学习就要一辈子种地干苦力活, 他吃不了这个苦, 只能选择学习了。
但学习也好难啊!qaq
元嘉看了一眼杨三柱的苦瓜脸, 走过来瞅了瞅他写的字。
嘶~辣眼睛!
不过元嘉也能理解, 杨三柱以前毕竟从来没写过毛笔字,又是穿越者, 初学毛笔字时把以前写硬笔字的习惯带了过来, 因此写出来的毛笔字总不像样。
他对杨三柱说道:“你这么练字不行, 没多大效果还浪费纸墨, 你首先要学会运笔……”他详细的讲述了一下初学者练毛笔字的各种注意事项。
杨三柱听得也很认真, 但理论是那么回事, 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了,他练字费了老鼻子劲儿了。
一直到元嘉以不满十一岁的年龄拿下了院试案首,成为本朝最年轻的秀才, 还是小三元秀才!杨三柱的毛笔字才算是练得可以见人了。
杨三柱刚交上去一篇只能说勉强看得过去,字体大小一致整齐的大字, 李秀才看了一眼,丝毫没有如以前那般把他写的大字批得一文不值,还露出几分笑意:“有进步, 回去再多临摹临摹你堂哥的字,向他好好学习!”
杨三柱对李秀才异常温和的态度丝毫不�
现在李秀才主要是培养自己孙子,李秀才的孙子年龄比元嘉还小不少,但据说三四岁就由李秀才启蒙了,读书的进度已经跟得上甲班那些学生的进度了。
不过元嘉在私塾里是没见到李秀才孙子的,今天倒是见到了李秀才的孙子,才八岁,是个很机灵活泼的孩子,见到他还嘴甜的喊哥哥。
李秀才板着脸纠正孙子:“你该叫师叔的!”
在李秀才心中,元嘉是他的弟子,他的儿子是元嘉的师兄,那么他的孙子就该叫元嘉师叔!辈分可比年龄重要!
李秀才的孙子对自己祖父有点惧怕,李秀才一板着脸,他立马就改口:“师叔好!”
元嘉抿着唇笑了笑,摸了摸小师侄的脑袋瓜子。
在李家用完饭之后,元嘉就回到自己家中。
他先去拜见了杨父杨母,跟他们聊了一会儿,就去书房看书刷题。
推开书房的门,见到杨三柱正一脸专注的抄书,他也没有打扰,而且放轻脚步朝自己的位置走去。
不过这么大一个活人走过,杨三柱还是看得见的,他放下毛笔,深深的叹了口气。
元嘉问道:“怎么了?”
杨三柱哀怨的看了他一眼,又垂头看着自己写的一团糟的东西:“写毛笔字,好难啊!qaq”
他万万没想到,练了这么久的毛笔字,浪费了那么多的纸墨,他的字依旧软趴趴的,一个赛一个大,被先生狠批过多次。
第1章 农门天骄【06】
元嘉没想到杨三柱连写字都搞不定, 这个他能怎么帮忙?
“你按照先生教的方法握笔写字,多练字,慢慢的就熟练了。字体风骨什么的,没有日积月累的苦练是出不了效果的, 你也别心急。”
杨三柱:“……”道理我都懂, 但感觉还是好难啊!〒▽〒
他不是什么自制力特别强悍的人,现在这么往死里逼自己好好学习古文, 全是因为处境太艰难, 不好好学习就要一辈子种地干苦力活, 他吃不了这个苦, 只能选择学习了。
但学习也好难啊!qaq
元嘉看了一眼杨三柱的苦瓜脸, 走过来瞅了瞅他写的字。
嘶~辣眼睛!
不过元嘉也能理解, 杨三柱以前毕竟从来没写过毛笔字,又是穿越者, 初学毛笔字时把以前写硬笔字的习惯带了过来, 因此写出来的毛笔字总不像样。
他对杨三柱说道:“你这么练字不行, 没多大效果还浪费纸墨, 你首先要学会运笔……”他详细的讲述了一下初学者练毛笔字的各种注意事项。
杨三柱听得也很认真, 但理论是那么回事, 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了,他练字费了老鼻子劲儿了。
一直到元嘉以不满十一岁的年龄拿下了院试案首,成为本朝最年轻的秀才, 还是小三元秀才!杨三柱的毛笔字才算是练得可以见人了。
杨三柱刚交上去一篇只能说勉强看得过去,字体大小一致整齐的大字, 李秀才看了一眼,丝毫没有如以前那般把他写的大字批得一文不值,还露出几分笑意:“有进步, 回去再多临摹临摹你堂哥的字,向他好好学习!”
杨三柱对李秀才异常温和的态度丝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