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p; 但对于陈景夫妇而言,分到钱的那一瞬间,他们便不能淡然处之了。

  想想他们以前在国营厂当临时工,两个人累死累活,加班加点的干,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才40块钱,都不足现在轻轻松松十个月所赚的钱的一半儿。

  如此差距,怎能不叫他们感慨万千,他们现在真是无比庆幸,当初毫不犹豫就辞了职,选择跟着陈曦一起干。

  如今这样的生活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才会让他们干劲儿十足,对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希望。

  这不,去年的帐刚一结完,他们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一年的忙碌中去。

  赵英兰拿到属于自己的分红,也是兴奋不已,在写给陈曦的信中,尽述喜悦之情。

  然而她却来不及庆祝一番,便投入到了紧张的期末复习中去。

  与此同时,京城的港粤食屋也刚刚进行了79年的结算和分红。

  衣食住行是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最赚钱的几个方向,显然食要排在首位。

  港粤食屋从79年的五月初正式营业,到年底不过才七个月的时间,总利润竟然差不多逼近安宁百货了。

  想想之前黑市的生意,那时候每天只卖一种糕点,大约30斤左右,精致的粤式糕点卖价才不过一块钱一斤,每斤的利润也不过才一毛六七,一天下来差不多能赚个5块钱,一个月下来则能赚上150块钱。

  港粤食屋开店之初,头三个月属于试水阶段,为避免浪费,食品的供应量相对有限,糕点每天四样,每样10斤,这就是40斤,保持之前黑市的卖价不便,糕点每天的利润合计大约折合7块钱。

  卤味也是每天四样,但每样20斤,一共80斤,每斤的利润差不多能达到2毛钱,所以卤味每天的利润大约16块钱左右。

  店内的蒸点和汤粥,属于薄利多销,每天也能有差不多5块钱左右的利润。

  三类利润加和便是28块钱,刨除掉人工、电费和每天烧掉的蜂窝煤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损耗,港粤食屋每天的利润大体不会低于25块钱,一个月下来可就是750块钱,这还仅仅是头三个月。

  后面几个月,糕点和卤味的供应量维持不变,但店内蒸点和汤粥的供应量却加大了一倍,每天的利润就达到了30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900块钱。

  港粤食屋从经营开始,每个月的利润浮动变化便不大,79年七个月的时间,总利润合计约5800多元。

  零头抹掉,继续用于经营,5000元整则是进行分红,陈曦、秦瑶、宋清月各分得1500元,秦父秦母则分得500元。

  考虑秦父秦母平时基本没什么大花销,零用钱也都是儿女们平时孝敬,秦萧便做主帮秦父秦母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

  说是要把他们每年赚的钱都放在存折里,这样才比较安全,其实秦萧这么做,不过是为了防着老家的极品亲戚罢了。

  一月中旬,陈曦和秦萧都非常顺利的完成了大二的期末考试,而后夫妻二人分别收获了各自老师布置的大量任务,迎来了他们大学生涯的第二个寒假。

  而此时,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陈曦决定趁着这一个月的时间南下去羊城一趟。

  秦萧自然要陪着爱人一起的,然而除此之外,夫妻二人还带上了宁宁这个小尾巴。

  宁宁放了寒假后,本来在家里和店里玩得很开心,但自从知道了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