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
�,他都会托人送些礼物过来。

  虽说她早已不在了,赵言也坚持着让人送礼物过去。

  “嗯,”忆起桃婶子,赵梨花的面庞有些恍然。

  阿宁带着两个小厮忙往桃婶子家赶去。

  而赵言带着大队伍则先行离去。

  山脚下,有一家青砖小农院。他们一家人的日子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这便是桃婶子家。

  这还要多亏了赵大人,在十几年前介绍了他们家的二个儿子在镇上干活,且那主顾不知怎么的,又知道了赵言的手笔在,因着这关系在,桃婶子的大儿子已经是大户人家的小管事了,而二儿子手下也管了两三个小厮。底下的几个孩子,皆被家里送去读了几年书。

  最让人艳羡是,便是赵大人的礼物,一送便是多年。

  他们家的几个孩子,还未到成亲的年纪,大门的门槛已经要被踩平了。

  这日,一家人都在家中休息,几个年纪大的婆子婶子,又过来打探他们家几个姑娘的亲事。

  阿宁带着三个小厮站在门口,“可是李桃李老夫人家?”

  铁柱是家中长孙,他迎过来,狐疑道,“是,”

  “那便是了,”阿宁笑了,他视线扫过院落几个,方才还叽叽喳喳的妇人,一时闭上了嘴。

  “我们赵大人回乡祭祖,惦记着你们,便让小的拿了些礼物过来。”

  话毕,身后原本空着手的小厮,回到马车里,再次出来,手里拎满了东西。

  铁柱缓了两秒,直到他们把东西放下离开,他脑袋嗡的一声,腿差些软了,招手让儿子过来扶着他。

  “是赵大人?”

  “是那个当官的赵大人?”

  “诶呦,赵大人还惦记着你们呢。”

  “还是你们命好啊。”

  铁柱挥开儿子的手,哆嗦着腿走出大门,只见那小厮三人上了马车离开。他抬起袖子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真的是石头啊。

  桃婶子家再次吸引了一批羡慕嫉妒的目光,旁人心中酸得直冒泡。

  阿宁放下礼物,一行人早早回去复命。

  赵言那日曾在洪来县的小房子里落过脚,一时引起动静,还有人狐疑地在他们家门口转了几日。

  这一切且不关赵言的事,他如今踏踏实实留下来休息,至于两个孩子及其它人,似乎很喜欢洪来县的风俗人情,每日都出去逛,总能找到些好吃好玩的。

  得知礼物已经送过去,他也不再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

  赵梨花和张高这两日,脸上的笑容多了,二人常带着孩子嘀嘀咕咕的,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他们还回了一趟张家老家。

  张山和王春香都老了,张老头也早就走了,张高和赵梨花站在张山夫妇面前,反而看起来比他们的儿子辈还要年轻。

  张山看着弟弟,直感叹他是个命好的。当然,他也从中受惠不少,至少两个儿子和三个孙子,都在城里有活计干。

  张高一如以往傻呵呵的,不过偷偷塞了银两给他,兄弟俩下次再见面,那就不知是何时了。

  赵言则每日陪着自家夫人,喝着小茶,吃着小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