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
着他的外袍。

  赵言已经接了过来,“我来吧,”

  承欢郡主安静候着,又看了看他的脸色,一如往日。

  赵言见状笑了,“荣安这是怎么了?”

  承欢郡主摇摇头,女子不好妄议朝事。

  反而是赵言,拉着她坐下,坦然问她,“知道了?”

  “嗯,”她应,抬头看他。

  “其实也没什么,意料之中,也有恍然。”他虽一路顺风顺水,但也相对地心性坚定,所以还能接受这个结果,何况那个职位,也不是从他口袋中拿出去的。

  将这个心理历程告知他时,承欢郡主微讶的同时,“夫君心怀宽广,”

  正好是休假时期,方仲礼几人上门拜访,也是拐着弯地安慰他,生怕他想折了。一猜即中的吴瀚更是骂了他自己的乌鸦嘴。

  毕竟‘赵夫子’在他们眼中,一直都是最顶尖的那个。

  赵言花了一段时间才安抚好他们。

  上头多了一个长官,他该如何还是如何。就算秦荣会过来找他说话,他也是一点不受影响。

  不过,经由这事之后,在众多人的关心之下,于户部窝了半年的他忽然有了别的想法,因为他好像有种后知后觉的不服气。

  今年的秋天来得比较早,院中繁茂的叶子已经黄了一大半。

  赵言手中拿着两本‘书’,大跨步进了院子,今天仁元帝大发雷霆,直接波及到他们这些小虾米。

  问题就出自赵言的记账法,历年的账目已经统计完毕,然而才发现,上面有数字是对不上的,尤其是田赋税一块,缺了极大一个缺口,就好像是在一块塌下来的地面,每年都在塌,越塌洞口越大,到了去年秋的数字,皇帝看到都震怒了。

  这还是赵言一时兴起,算了一算,发现错误之后,禀告了王大人。看到这个结果,他仿佛有种意料之中的感觉。刚发明记账法的时候,他就对这方面好奇而查阅了许多资料。

  当朝赋税一共包括三方面,一个田赋、一个杂税,还有一个是役使人身的赋税。共同的特点就是人身依附关系强。

  这也是当朝统治者为了利于统治,才会加强对农民的控制,让男丁世世代代绑定在土地上。

  然而时代在变化,客观的经济也在发展,典型的就是私有制加强,金银流动加强,随之会出现很多破坏税基的问题。

  最严重的便是像现在这样,私有土地者和拥有免课税权力的官员相护,从中贪污谋利。

  了解其中牵扯之后,赵言谋划的事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王大人,我有一事想同你禀告。”

  大人旁边的秦荣一同看过来,如今他们二人是在同一个办公地。

  “赵言啊,你且说。”王大人因为皇帝训斥一事正在焦头烂额,他抬起头来。

  “是,”赵言直起腰,“我这里有一项能从源头上解决田赋税缺口的方法,不知大人能否听上一听?”

  王大人笔下一顿,“你有办法解决?”

  秦荣半眯着眼睛看过来。

  赵言淡定地从怀里拿出一本书,“这本是我根据近年来调查的,历年赋税收入变化,私有土地占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