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
  江大夫验药验了一半,正感叹于这味药丸用药的精巧时,小童忽然进来说,有人咳得难受,来求诊。

  江大夫想起前头那位跑掉的老先生,眉头紧锁。

  “确实是咳嗽你可瞧清楚了,来人与那位卖药方的姑娘认识吗”

  小童呆了一呆,回过神来赶紧道:“江大夫,我瞧得真真的,那小孩咳得快不行了。送他来的那个人似乎是他爹,二人进来之后,没有看过那卖药方的姑娘一眼。卖药方的姑娘也与他们隔得远远的,并不相识啊。”

  听了这话,江大夫心中仍有些怀疑。

  实在是两位病人来得太巧,那姑娘前脚进来卖止咳药方,后脚接连来人要治咳嗽的毛病,也太奇怪了吧。

  然而话又说回来,那姑娘拿出来的那药丸,其药材的配比和使用,在任何药典上都没有记载,便是民间相传的方子中,也没有这一味,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好药了,不至于安排了人来演戏吧。

  江大夫拿不定主意,旁边的小童急道:“江大夫可拖不得,那孩子都咳出血了,你快去看看吧。”

  “走,先去看看再说。”

  江大夫来到厅堂中,看见江岁安站在角落,那求诊的汉子坐在桌边,他们似乎真的不认识。

  江大夫几步走到小童身边,轻轻托起他的头。

  只见这七八岁的小童满面通红,两只眼睛却往上翻。

  江大夫忙道:“不好!他被痰迷住了。”

  大汉吓了一跳,连声哀求求江大夫救救他儿子。

  第四十三章 哄娃吃药

  江大夫一只胳膊托住孩子,另一只手在孩子的背上拍打。

  他用力拍打,在场的人都能听到清楚的“邦邦”声。

  大汉心疼自家孩子,在旁边急切地道:“大夫,大夫!您轻点儿,您轻点儿,我家孩子还小呢。”

  江大夫忙得不可开交,没办法回答他的话,小童帮忙去拿痰盂了,不在跟前。大汉跟个无头苍蝇似的在旁边转悠,一直念叨着让江大夫轻点。

  江岁安看见了这边的场景,走过来告诉大汉,他儿子被痰迷住了,必须大力地拍,才能把痰给逼出来。

  “你放心,江大夫的手法是正确的,不是在打你家孩子。”江岁安对大汉解释。

  大汉听了之后,这才不再念叨,紧紧盯着江大夫和自家孩子。

  “呕,咳咳咳咳咳。”

  在江大夫大力地拍打下,男童顺利把痰吐了出来,只是咳嗽声仍旧不止。

  江大夫轻轻地把孩子放在凳子上,立马替孩子把脉。

  把着脉的时候,江大夫的眉头越皱越紧,随后生气地对大汉道:“既然已经染了风寒了多日,为何现在才来就诊小毛病都被你拖成了大毛病!”怎么当爹的!

  大汉面露愧色,心虚的辩解道:“娃儿他娘没有熬过灾祸,留下我们父子俩相依为命。我平常在人家后厨帮工,忙得很,照顾孩子就疏忽了。”

  江大夫叹口气,漂亮的桃花眼里盛满了无奈。

  “孩子再这么咳下去,肺就咳出毛病了。我替你开个止咳的方子,再开个驱风寒的方子,以及一剂温养的方子。先吃止咳的汤剂和祛风寒的方子,一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