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回、梦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入境如是观
��玉真公主地呼吸与心跳,也能听见远处书房中谷儿、穗儿正在翻看玉真公主的那首诗,还有他写下的那些字迹。这两丫头一边看一边窃窃私语,还在那里掩嘴偷笑。
梅振衣以神念道:“谷儿、穗儿,玉真比你们大两岁,往后不必叫公主,也不必叫法师,在家中就叫玉真姐姐吧。”
梅振衣再次来到敬亭山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不仅安排妥当家中诸事,而且在青漪三山中静修七日,灵山心法“心如印”的境界知常如常,神气完足,身心内外俱是他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这才走进敬亭山来见清风。
清风好像早就知道他今日会来,就在绿雪神祠前的林间空地旁等他,还是坐在上次那张竹椅上。对此梅振衣并不意外,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等他的不止清风一人。
竹椅还是那三张,现在却坐满了,右手是普陀道场巡山护法熊居士,左手边竟然是曾在九林禅院见过一面地中年僧人,中土禅宗六祖慧能。
空地中间放着一扇吉祥软草蒲团,梅振衣当然能认出来,这就是他亲手炼制供奉给九林禅院的三十六扇蒲团之一。
梅振衣上前一一见礼,朝熊居士拱手道:“护法居士,您怎么也会来此?”
熊居士的声音洪亮爽朗,震得身后的竹叶簌簌作响:“听说清风要对你讲故事,当年的事也有我一份,来与他一起讲。”
梅振衣又向慧能道:“大师,难道您一直在芜州未走吗?”
慧能微微一笑:“不是上次没走,而是智诜师兄将要离开芜州回京,我这次赶来为他送行。恰好听说清风要讲故事,当年的事中也有我,所以也来随个缘。”
随先生曾说智诜要等的人十年后才能出生,几十年后才能来到芜州,果不出所料,智诜从去年开坛宣讲《大般若经》到今年开春,前来听讲的高僧众多,但他并没有选中一位合适地住持。智诜是奉旨而来,不能再久留此地了,要回京复命。
九林禅院怎么办?智诜无奈。留下自己地弟子处寂住持。这位处寂大师俗家姓唐,人称唐和尚,也是一位得道高僧,智诜众弟子中最出色的一个,但还不能与随先生所说地了不得的佛门高人相比。
智诜临行前留下紫金钵,并吩咐处寂住持此寺以待来人,他本人也还会再来,慧能闻讯又一次赶到芜州送行。
与慧能闲聊几句。也印证了随先生当日所言不虚。这时清风道:“闲话少叙,梅振衣,你既然来了就请入坐罢。收摄心神灵台清静,勿惧勿思,如作入境观。”
梅振衣依言入坐,清风、熊居士、慧能三人对望一眼,点了点头,同时朝梅振衣伸出一指。讲什么样地故事有这么大的阵势?能让这三人同时出手!他们发出的是神念。印入梅振衣的灵台中,却不是简单的语意交流,不分彼此融为一体,包含的几乎是无限信息。
一个人的心念有限,能同时接受的信息量也是有限地。假如在一瞬间被动接受太多的信息,超过神识所能承载,是会出问题的。
打个比方,一秒时间你不可能看完一部长篇小说。假如有人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将一部长篇小说的内容瞬间印入你的脑海,会有什么结果?轻则神经错乱,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送命!
所以当初熊居士会对提溜转说:“一千多年的往事,种种仙家玄妙境界,怎么对你讲出来?我若此刻真想对你讲,只怕讲得你魂飞魄散。”而梅振衣此刻修行到了,才可以听闻。
三位高人如此“讲故事”。也是一种“演法”,而对于梅振衣来说,�
梅振衣以神念道:“谷儿、穗儿,玉真比你们大两岁,往后不必叫公主,也不必叫法师,在家中就叫玉真姐姐吧。”
梅振衣再次来到敬亭山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不仅安排妥当家中诸事,而且在青漪三山中静修七日,灵山心法“心如印”的境界知常如常,神气完足,身心内外俱是他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这才走进敬亭山来见清风。
清风好像早就知道他今日会来,就在绿雪神祠前的林间空地旁等他,还是坐在上次那张竹椅上。对此梅振衣并不意外,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等他的不止清风一人。
竹椅还是那三张,现在却坐满了,右手是普陀道场巡山护法熊居士,左手边竟然是曾在九林禅院见过一面地中年僧人,中土禅宗六祖慧能。
空地中间放着一扇吉祥软草蒲团,梅振衣当然能认出来,这就是他亲手炼制供奉给九林禅院的三十六扇蒲团之一。
梅振衣上前一一见礼,朝熊居士拱手道:“护法居士,您怎么也会来此?”
熊居士的声音洪亮爽朗,震得身后的竹叶簌簌作响:“听说清风要对你讲故事,当年的事也有我一份,来与他一起讲。”
梅振衣又向慧能道:“大师,难道您一直在芜州未走吗?”
慧能微微一笑:“不是上次没走,而是智诜师兄将要离开芜州回京,我这次赶来为他送行。恰好听说清风要讲故事,当年的事中也有我,所以也来随个缘。”
随先生曾说智诜要等的人十年后才能出生,几十年后才能来到芜州,果不出所料,智诜从去年开坛宣讲《大般若经》到今年开春,前来听讲的高僧众多,但他并没有选中一位合适地住持。智诜是奉旨而来,不能再久留此地了,要回京复命。
九林禅院怎么办?智诜无奈。留下自己地弟子处寂住持。这位处寂大师俗家姓唐,人称唐和尚,也是一位得道高僧,智诜众弟子中最出色的一个,但还不能与随先生所说地了不得的佛门高人相比。
智诜临行前留下紫金钵,并吩咐处寂住持此寺以待来人,他本人也还会再来,慧能闻讯又一次赶到芜州送行。
与慧能闲聊几句。也印证了随先生当日所言不虚。这时清风道:“闲话少叙,梅振衣,你既然来了就请入坐罢。收摄心神灵台清静,勿惧勿思,如作入境观。”
梅振衣依言入坐,清风、熊居士、慧能三人对望一眼,点了点头,同时朝梅振衣伸出一指。讲什么样地故事有这么大的阵势?能让这三人同时出手!他们发出的是神念。印入梅振衣的灵台中,却不是简单的语意交流,不分彼此融为一体,包含的几乎是无限信息。
一个人的心念有限,能同时接受的信息量也是有限地。假如在一瞬间被动接受太多的信息,超过神识所能承载,是会出问题的。
打个比方,一秒时间你不可能看完一部长篇小说。假如有人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将一部长篇小说的内容瞬间印入你的脑海,会有什么结果?轻则神经错乱,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送命!
所以当初熊居士会对提溜转说:“一千多年的往事,种种仙家玄妙境界,怎么对你讲出来?我若此刻真想对你讲,只怕讲得你魂飞魄散。”而梅振衣此刻修行到了,才可以听闻。
三位高人如此“讲故事”。也是一种“演法”,而对于梅振衣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