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长夜未央(一)
经不用我再操心。
晋侯这些年一直难以安寝,每隔几个月就要招史墨入宫为他驱邪宁神。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一个人最重要的规律一旦乱了,精气便会慢慢散去。晋侯如今的精气已经所剩无几,他躺在红漆大床上,整个人瘦得只剩骨架,两个深陷的眼眶下一片青紫。
史墨已在宫中住了两个多月,他是太史,亦是巫士,这个时候住在宫里倒不奇怪。奇怪的是,医尘居然也在这里,而举荐他入宫侍疾的人竟是智瑶。
我在宫中半月,只见过赵鞅两面,智瑶却隔三差五必来寝宫问安。我与他撞上过几次,后来摸清了他入宫的时间就尽量找借口避开了。
这一日,我去药室拿医尘给我配的药,顺便再替晋侯准备午后沐浴用的草药,刚拿了东西往回走,远远地就看见智瑶带着随从出了晋侯寝宫往园子里来。我不想撞见他,便赶忙躲进了路旁的一片漆树林。
不一会儿,晋太子凿也珊珊而来。
这二人说了些什么,我隔得远听不太清楚,只看见智瑶的随从将一只合盖高脚豆递给了太子凿身旁的寺人。太子凿行礼谢过后,智瑶回礼,二人便散了。
晋侯病入膏肓,太子凿眼见着就是未来的晋国国君。智瑶只要拉拢收服了他,这晋国未来的几十年就实实在在是他智氏的天下。这几年,赵鞅虽对智瑶多般忍让,但智瑶一直视赵氏为眼中钉,肉中刺。赵鞅一死,赵氏一族怕是难逃厄运。
晋成公时,有下宫之难(1)。赵氏一族被诛杀殆尽,几近灭族,最后只余下了一个孩童,名唤赵武。赵武生赵成,赵成生赵鞅。可想而知,赵鞅的童年一定充斥着无数惨烈的故事,那些族人被屠戮时发出的惨叫声也许夜夜都在他梦中回响。所以,他才会不顾嫡庶之分,贵贱之别废了伯鲁,改立无恤为嗣。所以,无恤的世界里再也装不下一个我。
智瑶是只饥肠辘辘的猛虎,对无恤而言,如何在猛虎爪下求得赵氏生存才是他此生最重要的使命。而我的身世,注定了我们一开始就是错的。既然是错,我便不该再心存妄念。也许,过了今日,我和他就真的结束了。
我捏了捏袖中的几只白瓷药瓶,拖着步子往晋侯寝宫里去,走了不到五十步,就看见太子凿站在道旁的水池边,挥剑猛砍池旁的香蒲。那些新生的油绿的蒲草在他眼里仿佛成了最深恶痛绝的仇人,他的招数全无章法,只泄恨一般胡乱砍伐。
他身后的寺人瞧见了我,连忙出声提醒。太子凿回头见是我,便收了剑。
“小巫见过太子。”我拎着事先带来的竹篮,上前行礼。
太子凿理了仪容,转身问我道:“巫士此时不在秦宫随太史祈福,怎么到这里来了?”
“禀太子,小巫方才去往药室为君上配药,现下正要回去。”我将竹篮捧至身前,里面七七八八放着十几种草药。
太子凿看了一眼篮中草药,又回头看了一眼被自己砍得乱七八糟的蒲草丛,轻咳了几声道:“君父恶疾久不见好,凿亦寝食难安,心烦气躁,巫士可也有药能治躁郁?”
“太子仁孝,但切切要保重身体,解郁之药小巫稍后就让巫童为太子送来。”
“那就多谢巫士了!”太子凿颔首一礼。
我行礼告退,走出去老远,一回头,太子凿还按剑立在池旁。
智瑶送给他的是一豆春笋,美人儿手指般白嫩细长的嫩笋,只可惜这会儿大部分春笋都已经喂了池中之鱼,只剩了几根“断指”遗落在草丛间。
晋侯这些年一直难以安寝,每隔几个月就要招史墨入宫为他驱邪宁神。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一个人最重要的规律一旦乱了,精气便会慢慢散去。晋侯如今的精气已经所剩无几,他躺在红漆大床上,整个人瘦得只剩骨架,两个深陷的眼眶下一片青紫。
史墨已在宫中住了两个多月,他是太史,亦是巫士,这个时候住在宫里倒不奇怪。奇怪的是,医尘居然也在这里,而举荐他入宫侍疾的人竟是智瑶。
我在宫中半月,只见过赵鞅两面,智瑶却隔三差五必来寝宫问安。我与他撞上过几次,后来摸清了他入宫的时间就尽量找借口避开了。
这一日,我去药室拿医尘给我配的药,顺便再替晋侯准备午后沐浴用的草药,刚拿了东西往回走,远远地就看见智瑶带着随从出了晋侯寝宫往园子里来。我不想撞见他,便赶忙躲进了路旁的一片漆树林。
不一会儿,晋太子凿也珊珊而来。
这二人说了些什么,我隔得远听不太清楚,只看见智瑶的随从将一只合盖高脚豆递给了太子凿身旁的寺人。太子凿行礼谢过后,智瑶回礼,二人便散了。
晋侯病入膏肓,太子凿眼见着就是未来的晋国国君。智瑶只要拉拢收服了他,这晋国未来的几十年就实实在在是他智氏的天下。这几年,赵鞅虽对智瑶多般忍让,但智瑶一直视赵氏为眼中钉,肉中刺。赵鞅一死,赵氏一族怕是难逃厄运。
晋成公时,有下宫之难(1)。赵氏一族被诛杀殆尽,几近灭族,最后只余下了一个孩童,名唤赵武。赵武生赵成,赵成生赵鞅。可想而知,赵鞅的童年一定充斥着无数惨烈的故事,那些族人被屠戮时发出的惨叫声也许夜夜都在他梦中回响。所以,他才会不顾嫡庶之分,贵贱之别废了伯鲁,改立无恤为嗣。所以,无恤的世界里再也装不下一个我。
智瑶是只饥肠辘辘的猛虎,对无恤而言,如何在猛虎爪下求得赵氏生存才是他此生最重要的使命。而我的身世,注定了我们一开始就是错的。既然是错,我便不该再心存妄念。也许,过了今日,我和他就真的结束了。
我捏了捏袖中的几只白瓷药瓶,拖着步子往晋侯寝宫里去,走了不到五十步,就看见太子凿站在道旁的水池边,挥剑猛砍池旁的香蒲。那些新生的油绿的蒲草在他眼里仿佛成了最深恶痛绝的仇人,他的招数全无章法,只泄恨一般胡乱砍伐。
他身后的寺人瞧见了我,连忙出声提醒。太子凿回头见是我,便收了剑。
“小巫见过太子。”我拎着事先带来的竹篮,上前行礼。
太子凿理了仪容,转身问我道:“巫士此时不在秦宫随太史祈福,怎么到这里来了?”
“禀太子,小巫方才去往药室为君上配药,现下正要回去。”我将竹篮捧至身前,里面七七八八放着十几种草药。
太子凿看了一眼篮中草药,又回头看了一眼被自己砍得乱七八糟的蒲草丛,轻咳了几声道:“君父恶疾久不见好,凿亦寝食难安,心烦气躁,巫士可也有药能治躁郁?”
“太子仁孝,但切切要保重身体,解郁之药小巫稍后就让巫童为太子送来。”
“那就多谢巫士了!”太子凿颔首一礼。
我行礼告退,走出去老远,一回头,太子凿还按剑立在池旁。
智瑶送给他的是一豆春笋,美人儿手指般白嫩细长的嫩笋,只可惜这会儿大部分春笋都已经喂了池中之鱼,只剩了几根“断指”遗落在草丛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