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润玉者,昊阳天帝太微之长子,袭微真龙之身。生母簌离,龙鱼族公主。

  初,离与微相识于省经阁,微悦其举止娴静容色端丽而幸之。离归,得一子藏于笠泽,唤鲤儿,即润玉。玉幼时神魂游于太虚,入轮回,下界投生为雍国太子楚氏云熙,有妹,小字子。太子亡于沙场,雍国被昭国轩辕氏所灭。

  润玉神魂归体之后,被迫服下浮梦丹,忘却了在人间的一切。

  雍国灭亡之后,皇族被戮,最小的公主子在历经千难万险,才终于为自己死去的亲人报了仇。

  轩辕一族皆自相残杀而亡,未沾血腥杀孽者,入轮回,有杀孽者,入鬼界铜炉,永世不得超生!

  特别是轩辕翳那个罪魁祸首,将日日承受剜心四肢俱断,血流而尽的痛苦。

  子赤足站在铜炉的入口处,听着轩辕翳的惨叫,嘴角不禁勾起了一抹微笑的弧度,喃喃道,“阿兄、阿衡,你们听到了吗?阿为你们报仇了,你们开不开心?那个害死你们的轩辕翳现在已经落到如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地步了!”

  可是、可是不管是阿兄和阿衡却都回不来了。

  子不再说话,沉默地看了一眼铜炉转身离去,她快步往忘川方向走去,在她曾经站过的地方,赫然有着一滴血泪,不过很快就蒸发不见。

  鬼界是不分昼夜的无论是什么时候,总是灰蒙蒙的一片雾气,能点缀鬼界的无非四种颜色。

  一是土色的黄泉路,二是乌黑的忘川水,三是乳白色的奈何桥,四是火红的彼岸花。

  走一遭黄泉路,前尘往事尽往。无论是生前是帝王将相,还是乞丐流氓,走上黄泉路,所有鬼魂的地位都是一样的。

  忘川水则是能融化天下间所有的事情,就算是仙人,在忘川河边站上数百年,也会魂飞魄散。

  过一趟奈何桥,喝一碗孟婆汤,忘一切尘间事。

  奈何桥的两头,永远都是一样的景色,来的那头接连着土黄色的黄泉路,鬼差维持着所有鬼魂按照次序踏上奈何桥。去的那头,连接着轮回台,孟婆守在边上,但凡经过的,必须先喝一碗孟婆汤。

  据说,人死之后,都是先过黄泉路,然后由撑船人将魂魄度过忘川。走过白色的奈何桥,就能到地狱十殿。十殿阎王会让判官将魂魄一生所做的事情―回放,然后根据功德薄判其功过。

  作孽良多,则是下地狱赎罪。下一辈子,也是要贫困无依潦倒,一生用以赎罪的。功德良多,则是许以下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和平安乐。

  只是,这前一生,后一世,虽然是同一个灵魂,却是不记得往事。一个灵魂,却又是两个不同的人。作孽者,为一个不认识的人赎罪;享福者,却是享受着另一个人的荫蔽。这样看来,投胎转世一说,其实是多有不公的。

  幸好还有十八层地狱,所谓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都说人死如灯灭,人死之后,这灵魂在地府里走一遍,就各自归往不同的地方了。十八层地狱,望乡台,轮回台,归仙台,都顺着奈何桥隐没在一望无际的彼岸花里。艳红如血的彼岸花就算是开的再好,也遮掩不住其中最深刻的绝望。

  这种景象是地府万年不变的景象。来来往往的鬼影也从来不觉得这景象有什么不对劲。土色,黑色,白色,红色,就是组成地府的基本色彩。

  一个红色的身形踏过彼岸花,走到忘川河边,悠悠叹息,“阿如今大仇得报,心愿已了。”

  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