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培训班开学
  他还知道周桃这边计划办一个培训学校,非常好奇,问什么时候才能有新员工输送过来?

  工厂那边计划年后新开一个车间,增加六条生产线,还需要大量的人手。

  经过培训的工人,无疑会更出色,所以他准备提前预约了。

  “明年的话,肯定没问题。”周桃想了想,这样回答他。

  现在已经进入年底了,有些事情必须尽快落实了。

  培训学校最终在元旦前定了下来。

  地址选在周桃的制衣公司北面,那边有一栋废弃的工厂,里面的车间面积不是很大,只能容纳一百张课桌。

  前期没有收入,为了降低成本,只能在这边过渡一下。

  第一期学员,准备提供给德达电机厂当流水线工人,所以招的以年轻女性为主。

  教室虽然简陋,好在简单处理过后,采光和挡风效果不错,大家坐在教室里,心情都非常激动。

  上课的老师是从玩具厂临时调过来的,那边的基层管理人员,每天要给员工给早会,嘴皮子练得非常利索。

  给了他讲课的提纲后,只要拿出给员工开早会的劲头,就没有问题了。

  岗位技能工厂会培训,这边主要是教他们一些基本技能,比如学会用游标卡尺量尺寸,会看简单的报表,流水线的操作要求,上班下班必须做的工作等等。

  说到底就是给他们洗脑,让他们懂得遵守制度,并拥有基本的技能。

  反倒是后面给酒店培训餐厅、客房等方面的人才,教的内容可以更具体,毕竟所有行业的操作方法都一样,怎么端托盘,怎么倒酒,怎么点菜,怎么换骨碟,大同小异。

  周桃去听了一次课,觉得效果不错,就不再插手,让李娅淇派过来的专职人员跟进就是。

  照这样的方式培训一个月,年后就可以去深城上班了。

  给工人办培训班,这是新鲜事物,县里和地区的电视台,都派人过来采访。

  很快省台也派人过来,在新闻节目里播了出来。

  这件事省里反应很快,给这件事也定了性,主要意思是培训班给下岗失业工人上课,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从而再次上岗,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并希望其它地区,也能关心下岗工人,做好他们的安置工作,把失业率降到最低。

  有了省里的正面评价,县里正赶上年底评选,李娅淇和许正强都被为先进个人,而办公室则被评为先进单位。

  周桃知道后觉得很夸张。

  她一直以为只有国营单位和事业单位才会有这样的评比活动,没想到政府机关也有。

  这样一来,对两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年轻,两人承受了不小的压力,现在就轻了许多。

  李娅淇和许正强都没有超过二十五岁,年纪轻轻,就坐上这样的位置,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暗中盯着。

  就等她们犯了错,然后过来找茬。

  县里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周桃那边却遇到了麻烦。

  最近她派人在整修龙山公园脚下的那些旧房子,遇到有人上门来嚷嚷。

  “这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