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植物的变化
emsp; 所以如果买到猪肉,家家户户都会把肥肉熬成猪油存起来,炒菜时放一点,否则一年到头,都闻不到油腥味了。

  “放心吧,姐,我一定会经常来看的。”周小满激动之余,下了保证书。

  有了这块地的收成,一家人就算没有姐姐买米回来,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说完后,开始整理庄稼。

  周小满蹲在地里,开始拔草,周桃则摘红薯叶。

  红薯藤前期长得好,能增加产量。

  等到后面开始结小红薯了,如果依然长得太好,反而会影响红薯的正常生长。

  所以一些有经验的老农,会在这个时候拿了铲刀,割掉一部分红薯藤。

  周桃此时也把长得太密的叶子摘下来,免得它把营养用完了,到时红薯长不大。

  采了足足十来斤,趁小满不注意,留下一部分放在茶篮里,一会儿带回家,其它的收进空间里。

  用同样的办法,攀上崖采南瓜叶。

  等到摘得差不多了,她才叫上弟弟,去角落那个小水坑里洗手。

  让周桃惊讶的是,这个一年到头不见天日的小水坑,居然有鱼在游来游去。

  “姐,这里怎么会有鱼啊!”周小满也发现了这件怪事,惊讶地问道。

  这个水坑只有近两平方米的面积,呈椭圆形,深度估计还不到一米,没可能跟外界产生联系。

  池里的水,除了正常下雨积存下来的,还有一部分应该是石缝里渗出来的。

  原先全是石头,不过两边的灌木以及坡上的泥石也有掉下来,慢慢地在底下积了一层淤泥,所以跟普通的池塘差不多了。

  “可能是鱼卵随着雨水刮进来,掉到里面,就孵化出来了。”周桃信口说道。

  这个问题前世经常有人问,她觉得这个答应应该还是靠谱的。

  “哦。”对这个答案,周小满还是不太满意,不过姐姐这样说了,他也没去反驳。“那可不可以在这里养些鱼,等以后长大了,就捉了带回家,过年就有鱼吃了。”

  因为能经常吃到肉,他现在没那么馋了,不过鱼却吃得不多。

  “当然可以。”周桃觉得主意不错。“下次过来,我买些小鱼回来,把它们养在里面。”

  就是地方小了点,养不了多少。

  以后如果有机会,在新家的屋前屋后,挖个大一点的池塘,那就好了。

  又一想,这些河鱼刺多又不好吃,还不如养泥鳅黄鳝呢?

  这两种鱼不但味道好,营养价值高,最重要的对池塘的要求低,只要有水有淤泥就行了。

  等这些庄稼收获完,下次种东西前,可以在田间的垄上,挖一条条一尺多宽的渠,用来养泥鳅黄鳝。

  周桃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可行。

  反正不需要多少水,只要沟渠里平时有一脚背水就行了。

  干旱的时候,达不到这个标准也没关系,只要保证沟里的淤泥是湿的,它们就能在底下钻洞,活得好好的。

  这样一来,它们的食物也不用准备了,落叶和土里的蚯蚓,都是它们最爱的美食。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