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迷路的青年,拉长的世界【5000字,感谢心缘花艺的盟主!】
r />
  前路既清晰,又朦胧,虽然肉眼看不太真切,他心里却知道目的地就在那里,像被黑白无常用看不见的锁链牵引着走向奈何桥的孤魂野鬼,又像个在森林中迷路的青年,一步步蹒跚前行。

  被荆棘撕扯下来的衣服,挂满了沿途,是迷路行者用来标记走过的路的信号。

  继续这般走着,陈锋突然一愣,自言自语着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哪里?”

  等了许久,森林里响起他洪亮的自问自答。

  “我是陈锋,是汉州人,要去见我的女儿。”

  时间不知又过去多久,也不知他又往前走了多远。

  他再次问了自己三个问题,但却只说出了一个答案。

  “我是陈锋。”

  此时外界已经过去两年七个月。

  十八艘蠕虫三型依然喷薄着焰光,向着银河系的上方持续推进,速度已经达到每秒28万公里,正在缓慢的向着光速极限靠近。

  每一艘蠕虫三型的前端,都顶着一层伞状的护盾,将沿途的宇宙粒子或吸收,或分解。

  十八面伞状护盾交叠在一起,将后方的尸骸星球护在后方。

  但这种保护并不够彻底。

  依然有无数的粒子诡异的“凭空”浮现在尸骸星球前进的道路上,狠狠的撞击着尸骸星球。

  星球的正面表层正在这剧烈的碰撞下泛起刺眼的光芒。

  在宇宙里,实能的总量其实区域恒定,不断于三重空间的缝隙里诞生,再泯灭。

  这些极其微小的实能颗粒蕴藏的能量等级远低于夸克、弦波。

  平常的物体运动时,根本感知不到实能颗粒的存在,因为凭空诞生的实能颗粒存在的时间太短。

  当物体撞上去时,还没来得及发生动能交换,这实能颗粒便已经泯灭消失。

  但当物质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便会表现出明显的碰撞特征。

  其实人类早在二十世纪时,便已经找到了实能颗粒存在的证据——真空光速的上限。

  正是实能颗粒与光的碰撞,将光的速度限制到每秒三十万公里。

  在液体或者玻璃等透光物质中,由于实能聚集成团的大型颗粒密度提升,于虚无中诞生的实能颗粒密度增大,进一步限制了光速。

  如果没有实能颗粒的阻挡,在绝对真空中,光速的理论上限应该是无限大。

  但实能颗粒的冲击并不是对尸骸星球造成最大伤害的东西。

  真正的杀手,是原三维空间和速度的相互作用。

  原本球状的尸骸星球被速度强行拉长了,仿佛一颗带状流星。

  原始基因研究所位于尸骸星球的后端,并不会受到实能颗粒的撞击。

  研究所的外壳材质也能抵御前方散发过来的高温。

  此时,本来是圆盘形状的研究所,却变成了子弹型。

  如果有一名拥有透视眼的旁观者从旁边观察研究所,便会发现里面的人都变成了被拉长的“面条人”,仪器设备同样也发生了明显形变,整个画面酷似将宽高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