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龙在手
鲜乃“不征之国”,出兵毫无实利。

  事实上,楚朝出兵已成了既定事实,仗都已经打完了,如今所议的,只是“名义”二字。

  王笑是不喜欢开朝会的,也就此事连着开了数日朝会……

  皇极殿。

  龙椅前的汉白玉台阶处依然挂着一层帘帐。

  楚帝周衍还是龙体未愈,王笑如以往一样站在帘帐后面代为主持朝局。

  殿上,群臣侃侃而谈……

  “太祖皇帝祖训,凡海外夷国,如朝鲜、安南、占城……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切记不可……”

  “此言廖矣,朝鲜毗邻辽东,关系甚重,他日或有外隙,后患不可复言。莫如趁此时机,即派大员收其全土改为行省,设郡县治之,方为上策……”

  “师出何名?汝等忘祖训乎?此非楚朝乎?!”

  “……”

  先是吵着出师的名义,渐渐的,话题却又回到王笑头上。

  还是那个老问题,等朝鲜国主来了,接受其觐见的将会是晋王、还是一位新帝?或者是别的什么名头?

  其实,谁都不傻,为何明知道楚军已经占据汉城了,还在为是否出兵而争执不休?

  逼宫而已。

  王笑听得明白某些人的言外之意。

  ——“晋王,你是出兵了不假。但你到底用的什么名义?这社稷若还是楚朝的社稷,你绕得开太宗皇帝的祖训吗?这大楚的太祖皇帝对蒙元对外扩张之策极力否定,亲列十五大不征之国,严禁后世子孙征讨。你看,你今次违背大楚的楚训,我们不得不出言反对,我们知你志在四海,往后开疆扩土再有此事又何等麻烦?不若……改制称帝?”

  所有的谏言与争执,其实都渐渐地汇聚成了这样一个声音。

  它不停在皇极殿里回荡着,充斥在王笑耳边。

  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都想让王笑知道,这个旧有的社稷已开始限制王笑扩张的野心。

  有人是出于忠心,有人只是想成为从龙之臣,也有人是真心为国事着想。

  当然有人沉默着,怜悯着周室社稷,却对王笑的大权在握感到无奈。

  而能真正明白王笑心意的人不多,但总是有的。

  总之,庙堂之上,也如世间百态……

  王笑听着听着,忽然也觉得……这个国,或许也可以改一改了。

  也许只是换一个国号,也许可以改一个制度。

  也许是稍作改变,也许是大刀阔斧。

  当前能够做到何种程度?他也想要看一看。

  ——看一看吧,没关系,士大夫们都是聪明人,不管遇到什么名份上的事都能想出办法解决。

  ——别总是你们逼我,让我也来逼一逼你们吧。

  于是,王笑转过头,看向了身边的皇帝。

  那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周衍”,穿着皇袍、戴着皇冠。

  虽然它是一块木头,但上面雕刻的面容却是栩栩如生。细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