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桃花山鏖战
��后关键的时刻,还是在上山前在当地临时抓的一个向导,为李世民指了这条“明路”。

  据说,当时在鹰嘴崖鹞子翻身的位置,还并没有什么铁链保护。除了本地一些身手极好,而又特别熟悉这里环境的山中采药人,普通人是极难安全通行的。

  好在他们在上山前临时抓到的那个老农,正是当地有名的采药人,恰好他就曾经几次安全的往返过这个极其凶险的地方。这时他眼看李世民的兵将死伤的差不多了,再不撤进后面的桃花洞,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了。

  他非常清楚,自己现在裹挟在李世民的军中,早已经是有口难辩解释不清了,只要李世民他们一完蛋,那自己也只能跟着稀里糊涂的一起送死了。所以,在最后的关头,他把心一横,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着大家暂且撤到桃花洞中。至于之后是死是活,那他自己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是能活一会是一会吧。

  眼看自己的手下兵将越来越少,而援军又迟迟不见踪影,在万般无奈之下,李世民只能暂且听从这个向导的建议。带着残余的百余名亲兵卫士,准备冒死通过了鹰嘴崖上的鹞子翻身位置,暂时先撤进到后面的桃花洞中再说。

  只是,当日李世民手下的那百余亲兵卫士,至少在这个鹞子翻身的地方活活摔死了大半,最后仅仅剩下不到三十几人顺利的撤进了后面的桃花洞中。

  但是他这一撤到后面的桃花洞内,候七空有数万兵马却是只能望“崖”兴叹,无计可施。因为,这个桃花洞所在的这个山峰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三面全是悬崖峭壁,被当地人称作“万丈崖”。

  仅余的一面,便是这极其险峻的鹰嘴崖,唯一可以勉强通过的,便是朝阳面那条长达百余米的岩壁“栈道”。而栈道最后面的那一段,便是传说极其危险的鹞子翻身。

  而在这处鹞子翻身靠近桃花洞的一端,只要专门布置一两个守护,随随便便的一守,对方就算是有千军万马,那也绝难强行通过。甚至,就算是没人守护,普通的士兵也是绝难轻轻松松的通过。要知道早先李世民手下的那些最后精锐死士,尚且活活跌下悬崖摔死大半,更何况候七手下的这些乌合之众。他们在顺风得势的时候,尚可蜂拥而上乐享其成,但是一旦到了紧要关头,让谁上前拼命的时候,便开始你推我桑互相推诿了。

  幸好,他们很快也从当地乡民口中得知,这个桃花洞里面虽然常年有泉水不断,但是除了有一些野桃树之外,并无什么其它可以食用的东西。而且,当时正值暮秋时节,就算是里面有些许已经风干的落桃,也难以维持这三十多人支撑多久。另外,虽然别人从其它地方攻不进去,但是李世民他们也绝不可能从其它地方逃窜出去。

  如此,候七一方面留下自己的亲儿子,带着一支三千人精锐人马,继续留在桃花峰上死死困住李世民的这支残兵。一方面亲知督率手下的数万大军,在桃花山周围布下数道防线,严防李世民的各路援兵驰援。

  与此同时,他还连续派出十余路的加急快马,向四周山东、河南、淮北的各路豪强巨寇报信求援,让他们各遣得力兵马速速来援,或者尽力阻挡李世民各处的援军。

  就这样,双方就在这里耗了下去,看看到底谁能撑到最后。是李世民他们先力竭倒地不战而溃,还是候七他们能够顺利的抵挡住李世民正在赶来的几路强援。

  然而,让候七失望的是,他近乎完美的三路布置,除了他儿子在山上不折不扣的执行之外。就算是他在山下亲自督率,都没有起到什么太大的效果,还没等到三天,手下的那帮临时拼凑起来的流寇匪军,便开始自己动摇了起来。更别说,周围那些各怀鬼胎的豪强巨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