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门道
 做纸不赚钱。

  的确,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人们可以轻易地买到物美价廉的各种纸制品。

  谁还在乎那些质量花色都不如的古代工艺纸张啊。

  王小青喜欢,是因为父亲的遗物,留下的这些东西太多了。

  所以渐渐在枯燥的学习之余,只能拿这些练练手,活动一下思维。

  没想到有一天居然会用到。

  在历史的进程里,纸的发展向来金贵。

  读书人为了一纸难求的事情不是少数。

  很多读书人推崇对于纸墨笔砚的喜爱。

  在这上面砸钱的可不是少数。

  王小青笑着道,“小二哥,我就是看看!我爹爹是童生,我们想给我爹买一刀纸。”

  伙计一听来了精神。

  是啊。

  养一个读书人不容易。

  谁家不是举家之力养活一个读书人,甚至倾家荡产才能培养一个出来。

  勒紧了裤腰带就是为了供出来一个秀才啊。

  也难怪这个小子这么落魄。

  应该是为了这个爹吃了不少苦。

  伙计不由得同情起来。

  “您们想要什么的纸?我们这里都有!最近新到的一批宣纸,因为路上受了潮,但是绝对不影响写字,价钱可是比平日里便宜一半以上。”

  伙计可真是为了他们好。

  王老太看一眼孙女目光还落在那些纸上面,只好敷衍的说,“那就来一刀吧。”

  反正用得着。

  “好嘞。”

  伙计立马就准备好了一刀纸给他们包好。

  “伙计,咱们本地的宣纸怎么卖?”

  “宣纸要分三六九等,最次的一等是需要一刀一两五分银子,中间的一等一刀三两银子,最好的上等宣纸则要五两银子,不过上等宣纸货不多,要的话要提前定。

  就是提前也得看时间,一般每年的二月到十月才能有宣纸,过了时间就不好拿到货了。

  咱们店是经营百年的老店,我们老板是读书人,对待读书人最是宽厚,店里的纸品也是最全的,您要什么都没得说。”

  伙计把纸递过来,一边不无骄傲地说。

  “老太太,七分五钱银子,您拿好,要是在需要什么,尽管吩咐。”

  王老太掏了银子。

  “孩子!你是想?”

  自己孙女她了解,不做则已,只要做肯定会做好。

  就像她当初玩玩而已,也能把这纸张做的那么好。

  这孩子肯下功夫。

  也聪明。

  “奶奶,我找到咱们发财的门路了,家里人手多,这可是现成的一本万利,我早就发觉后面的山上那些桑树和褚树很多,也是奇怪。现在才明白这里应该是百年制纸流传下来,习惯了山上都是种这一类的树。

  我们自己做的话,不出意外成本可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