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赝品丑闻
漆给铲了,看到了被隐藏起来的,原来墙上的文字。

  ……

  我们即将从这里带走《女巫之舞》它值得更好的归宿——白鲸

  ……

  “噢!我的天!是白鲸!那个国际艺术品盗窃组织?!”

  周围都是圈内的人,有人知道白鲸是什么意思。

  一个臭名昭著的国际盗窃组织,专门针对珍贵的艺术品下手。

  苏启一看,果然。

  ……

  艺术品盗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盗窃行为,因为它存在销赃问题。

  普通的盗窃,钱,珠宝,这都是有市价物,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但是艺术品不一样。

  如果《蒙娜丽莎》挂在卢浮宫,你宣称你偷走了它,但卢浮宫并不承认。

  那你手里即使能拿出一副《蒙娜丽莎》来,也是假的。

  这就是艺术品价值的特殊性。

  所以,一般的艺术品盗窃很少有随机偷的,而是分几种情况。

  一种,买主是想要画作真迹,雇佣人专门指定哪幅画去偷,已经说好了价格,确定好了买主,这种比较简单,直接偷就完事了。

  第二种,偷来再找买主销赃,或者为了名气,这种就比较麻烦了。

  你得让世人知道东西被你偷走了,才有意义,媒体得曝光出来才行。

  所以,才有了类似犯罪预告,或者作案后高调留下一些仪式感很强的东西之类的。

  表明组织,表明身份。

  这事是我干的,媒体快去报道,告诉全世界,这画他们丢了,现在正在我手里!买家快来买!

  当然,这里面有多少造假骗子,黑吃黑,就更数不胜数了。

  艺术圈的赝品造假并非空穴来风。

  即使科技发达的今天已经能够排除九成的赝品,但谁也无法保证美术馆里陈列的,百分之百一定是真迹,而不是赝品。

  只要创作出自人之手,评价出自人之口,就不可能存在百分百无骗局。

  ……

  “现在还有贼搞犯罪预告这一套?”

  上野前辈一脸错愕。

  “前辈你要是有一个收藏家朋友,每期都在订阅《卫报》的纸刊,就会发现最近半年有一个活跃的国际艺术品盗窃组织,在通过这种复古电影里的桥段一般中二的行径,打响自己的名气并寻找一些地下买家。”

  苏启笑了笑,没错,他曾经在安徒生先生在俱乐部喝茶时看的报纸上,瞟见过这个白鲸的新闻。

  “《女巫之舞》……这副画不就是上周在拍卖会上失窃的那副?”

  “已经偷走了,为什么还要发盗窃预告……”

  “不对!这是在被盗窃之前就发出的预告!”

  警部看着墙上模糊但是内容清晰可读的文字,转头看向森岛社长。

  “森岛先生,请您解释一下这个犯罪预告是怎么回事,以及您为什么要掩盖它。”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