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荣耀
  第111章荣耀

  “飞车”这两个字刚出现的时候,几乎下意识就让人觉得这不可能是真的!

  “飞车”、“星网”、“游戏仓”……这都是在电影、小说里面才会出现的东西,所以在科学的论文中出现这样的名词,怎么可能让人相信?

  “荒唐……现在的年轻人当科学是玩笑吗?动不动就把这些科幻的东西扯进来!”

  “可不是,还记得之前的飞车理论吗?到头来还不是个笑话!”

  “别以为看了点科幻电影、科幻小说,就觉得自己能把那些虚幻的东西整出来!”

  “对啊,科学是一个个脚步慢慢走,哪有一步登天的!”

  “这些学生都是哪个学校的?”

  “我看看……嗯?是他们?”

  “谁?”

  “北大章寒,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阳湛,还有数学最年轻的那个获得陈省身数学奖的,还有两个学生名字生一些。”

  “嗯?是这些学生?”

  “看看这个论文?好像是说理论近况……”

  “我也看看。”

  ……

  这一看,顿时没什么人说话了,全部陷入了论文当中。

  这篇论文是几个科学界新星和几个研究生共花了一年做出来的东西,一个接着一个的数据,一个又一个模型,条理清晰。

  飞车?

  是,确实还做不出来飞车,但不是永远都做不出来!

  基于地磁悬浮和现有的科学理论,做不出可以承载人的地磁悬浮飞车。

  但是未来不一定。

  这篇论文用大量的计算以及推导,还有各种各样的模型展望了未来的飞车技术,极具前瞻性。

  这篇论文繁琐的模拟和计算太多,解读起来有些复杂,以至于第一波批评风过了以后都没前辈说话,几乎所有人都在一点点阅读这篇论文。

  读懂、吃透论文,就是要理解别人的思路,这不是一个很快的过程。

  清华校内。

  马上就要开学,但是校园里已经来了不少人。

  尤其是大四的学长学姐,为了毕业设计的事忙来忙去,四年即将过去,没人不想拿出亮眼的成绩。

  这里面,也包含着即将毕业的曾彬和葛冬琳两人。

  自打谭教授拒绝他们以后,两人在顶尖大学几乎就没有找到老师接手自己。

  北大和复旦的数学系厉害,就更加没人搭理他们。

  以至于两人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比自己目标大学弱一点的大学。

  恨也是恨的,但两人总还是要做出点东西,也没时间多想。

  雪茭和储盛拒绝他们的那个项目却还是吸引了两人的注意……

  “哈哈哈,他们是在做这个?飞车?开玩笑吗?”

  “可不是,笑死我了。”

  “这个顾雪茭以为自己解出了费马大定理,就什么都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