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又被科普了
,才无奈地问:“你这回打了什么主意?”

  “我就是猛然想到,刚才不是跟您招了么?”郑琰很自觉,“嗯,我就想,五郎既有这样本事,不用也是浪费了。人各有所长,不一定就是人不用,说不定就是没放对地方,您想,让阿舅去崇文馆,不用一个时辰就能让能给轰出来,可要是上阵呢……”

  “说、重、点!”

  “旁人有什么阴谋咱们先知道了就能提前应对不致被打个措手不及。”郑琰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打。郑家这样混官场,还政敌一大堆,背地里扎小人恐怕不止一两家,当然要小心。

  “你是怎么琢磨?”

  “五郎这个脾气外头怕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咱们自己人灯下黑,没留意这个,外头人也熟了。无意间说消息,他都记了下来。这倒是其次,难得他能分辨真伪。消息灵通好处不用我说,阿爹也知道。只是京里根基人家,消息不太好打听。倒不如多撒些人手,总拢了消息来,像五郎这样,一一剖析。”就是建立一个情报搜集、鉴别、分析长效机制。

  “还有呢?”

  “单靠五郎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可这又要有天份,剖析这事儿,只好五郎跟着累一累了。敛消息却是好做,茶楼、酒肆、教坊……人爱闲聊,”郑琰思路回家路上就理好了,当然也结合了不少看小说得来经验,“京中乞儿也不少,他们常蹲高门大户后门边儿上,听到消息怕少不了。还有游侠儿,这些人都是四处走动,消息灵。”

  郑琰说了一大堆,端起茶来喝了两大口,觉得喉咙舒服了,眼带期望地看向郑靖业。

  郑靖业微笑着看着女儿,郑琰直觉他将要说不是什么好话。果然,郑靖业道:“茶楼酒肆背后各有主人,你道京里还有多少地方能让咱们插得下手去?教坊司那里,也是归朝廷管辖,就算能插得下手去,哪些消息有用、哪些又没用?消息要怎么递过来?一时之间要怎么联系?”

  郑靖业说了许多,总结起来就是,建立一整套情报系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按照郑琰设想,谍报人员培养也是需要技术含量。重要是:“用是上熟手,只有军中!我要用一两个人,于家那里就能调得来,再多了,不是自找麻烦?!”

  郑琰这才意识到,她设想很不错,但是可操作性实不高!谋朝篡位、封建割据离她太远,如果不想造反,建立这样情报系统,这个阵仗也太大了点儿。

  “可是……真有点儿不甘心呢。”

  “你也不用这样,”郑靖业淡定地开口,“你爹我难不成就是只会看邸报人么?”

  “阿爹?”

  “我入京没多久,署过京兆,那时候政令不太通畅,也用过些游侠儿、花子。”郑靖业点到即止。

  郑靖业入京之后也换过岗位,一度执掌京兆。那时候京兆比现还难混,郑靖业为了好地治理京兆,也是非常意情报资源。用就是利用“丐帮”手法。

  这也是迫不得已。京城多世家,世家有世仆,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弄个间谍混进去。哪怕不是世家,就是普通兴勋贵,几十年过去了,肯相信也是家生奴婢。这个年代,奴婢们忠诚度,主人家没倒台时候还是很高很高,哪怕主人家倒台之后,也会有一些忠仆不离不弃。这就是“义”。

  郑琰结结巴巴地问:“阿、阿爹,这些、些、人,可、可靠么?花子不是……您是怎么用他们啊?”不要歧视乞丐,人家虽然不全是良民,也不是黑户,当然管理得比较松散。你头紧了,穷一点,正常,不紧,又穿得人模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