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屏风换炖肉
��色好,她就说是闺女给做胭脂功劳。

  倒是想得周到。

  ——————————————————————————————————————

  “丫头就是拿这个换了炖肉?”皇帝眼前摆着架屏风,正是郑靖业得到年礼物,此时郑靖业用防贼一样眼神看着皇帝,皇帝也不计较,“我就是看看,又不抢你。”

  郑靖业不客气地道:“那就好。”

  皇帝想翻白眼:“拿一顿肉换来,你可得好好护好了。”

  郑靖业没有把屏风藏着掖着,皇帝很自然就知道了这件事情,自认是一位艺术爱好者皇帝表示想要看看这门工艺,顺便把郑琰拎来说话,不排除当面侵犯人家知识产权,问明了工艺流程下令皇家作坊去仿制可能。屏风带来了,小女孩手笔,绣工不见得有多精妙,胜创意,还胜底稿是两位书法大家写。

  这样东西,皇帝还真是不怎么稀罕要,架不住郑靖业看他就像看土匪,皇帝压下欲出口赞扬,忍不住呛声了。

  郑靖业淡定地道:“做人家父亲,给女儿炖锅肉吃有什么。”

  皇帝惊愕,旋即道:“也就是你这般养孩子,”看向郑琰,“你要记得你父亲好,不要总想着吃!”这又说起郑琰宰相论来了。

  “有什么错儿啊?”郑琰冲皇帝翻白眼,“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宰相嘛,不就是天下厨子?”挥苍蝇似冲皇帝摆手。

  皇帝很惊诧,看看郑琰又看看郑靖业,大笑出声:“卿家教得好。”

  郑靖业连说惭愧,皇帝对郑琰道:“看也看过了,做得很不错,贵妃很想你,去昭仁殿玩吧。”

  郑靖业目光一直盯着女儿迈出门槛儿没跌倒才收回来:“陛下见笑了。”

  “做父母,总是怕孩子吃亏嘛。”皇帝理解。

  郑靖业心有戚戚焉地点头:“就怕他们学坏了,真是愁人。”

  “可不是!择师友、选幕僚……”皇帝开始吐槽。他老人家儿女成群,每个人都要配一套班子,还不能弄些“小人”去教坏皇子皇女。好容易选完了,谁知道上岗之后还有不称职,再调换。皇帝年轻时候想孩子想得要死,年老了儿女多得他想发疯。

  郑靖业微笑着安慰皇帝:“诸位殿下本性纯良,不会让您担心。”

  也许是气氛太美好,也许是郑靖业语气太温情,皇帝吐槽**越来越强烈了。郑靖业也说着自己烦心事,比如郑琇太方直,脑筋不转弯,比如郑琬、郑瑞有点儿纨绔习性不像苦孩子出身,比如郑琰不按牌理出牌让人头疼。

  不看谈话地点——大正宫偏,你会以为这是开家长会。郑靖业还担心:“大郎耿直,五郎性子散漫,臣真怕百年之后做兄长管他太严,两人拌嘴。”

  当过了几天,衙门上班了,朝会重开了,御史上书弹劾李伯安时候,皇帝还没从子女教育问题上回过神来。御史上书写得极巧妙,首先,肯定太子是好,其次,担心有小人对太子造成不良影响。然后就是说出了李伯安事情。

  国家对爵位管理是严格,至少登记方面是这样。不过也没人闲到天天研究人家爵位传承,多人爱研究是世家家谱,这被称为“谱学”。既没人研究爵位登记表,李伯安事情还真没几个人能看出来。

  不幸遇到郑靖业。据他观察,整个过年期间,太子殿下对某些人礼遇有加,对他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