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扑买惊心杨石淙,抽丝剥茧李西涯
emsp; 可惜,张小公爷为了避免有人以权压人,开始就允许戴面具出现。

  对方现在戴着面具,他们根本无从得知是谁出价的。

  “五十三号先生,十万两!十万两!!”

  掌柜的虽然觉着一万二千两的价钱卖出去,不太可能。

  但拍到十万两,却还是他不曾想到的。

  这毕竟是十万两啊!

  要赌国朝能够打过去,还得赌能从这陈家家里抄出来银子。

  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但……高风险也意味着高收益!

  七代豪强富贵,三代公侯世家。

  即便是安南这样的小国,肯定也穷不到哪儿去。

  君不见黔州这“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四家土司们,家财都数十万两之多么?!

  便是刨去矿山地产,家中现银、金器少说也有二三十万两。

  再算上牛马、奇珍等,怎么都不会亏。

  “十万两一次!诸位,某再次提醒!此为安南伪侯、七世富贵陈家查抄券!”

  “十万两……十万两第二次!七世富贵陈家查抄券,第二次!”

  “十万两第三次!好!安南伪侯、七世富贵陈家查抄券,归五十三号先生所有!”

  隐身在后方车内,透过帘子看着现场的杨一清手里的茶碗不由得哆嗦了一下。

  刚才还说大明这些个商贾们有钱呢,如今看来自己是低估了人家啊!

  十万两!居然说砸就给砸下来了!

  要知道,这笔钱可是扑买结束后,五日内要结清的。

  否则的话订金不退,券也不派的。

  接下来的扑买更让杨一清看的是心惊胆战,李东阳倒是免疫了。

  毕竟之前小公爷就操持过这么一遭,所以他算是有些许经验。

  “二百三十万两……”

  当最终结算的银子帐目提交上来的时候,杨一清望着账本上的数字在发呆。

  户部银库最多一年的结余,就杨一清所知弘治陛下即位到如今也就三百余万两罢?!

  朝臣们、豪绅们总说“不能与民争利”,说“民贫且苦”。

  虽然杨一清对此是质疑的,但他没有想到国朝之下勋贵、官宦和商贾们……

  居然能够凑出这么多银子!

  这些人最高的有当朝公侯担保,最低的亦有三品官宦担保。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和国朝的关系无比深厚。

  而这批人杨一清仔细瞧过,无一不是身着儒衫的。

  也就是说,这些全都是读书人!

  不是国朝穷、不是百姓困,是这国朝的银子几乎全数流落到了勋贵、官宦手里!

  且这还未曾算上,到时候查抄的田亩扑买啊!

  田亩到时候再扑买一番,估计这收上来的银子得翻倍!

  国朝不仅开战不亏,还大挣了一笔!

  只是……杨一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