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归宿
br />   妙玉换上红妆之后,好似变了一个人似得,虽然依旧孤傲清高,性情中却多了几分圆滑,妙玉聪慧美丽,谈吐不凡,又是“忠烈之后”,很得这些夫人的喜欢。

  贾敏看着妙玉脸上和煦的笑容,心中感慨万分……

  妙玉性子中的孤傲清高,一部分是天生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后天的,由坎坷的身世造成的。

  在楚哲的案子还未平反之时,身处空门的妙玉,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因此便毫无顾忌,率性而为。

  妙玉是一个极为聪慧的女子,自然知道自己的言行得罪了很多人,却并没有让自己变得圆滑,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在那时,妙玉是这样想得:“我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去融入俗世,让自己不高兴呢?”

  如今,楚哲身上的冤案平反昭雪了,妙玉曾以为再也见不到的幼弟天佑,回到了妙玉的身边,妙玉自己,也还俗了,再一次穿上了闺阁女子的衣饰。

  对于妙玉来说,既然生活重新有了希望,那自然不能再和以前一样了。

  再有,妙玉不想给父母丢脸,让已经仙逝十余年的父母因为自己而蒙羞。

  妙玉曾经怨过父母,怨他们将自己送到了空门,如今,妙玉不怨了,并且为自己有那种念头为羞愧万分。

  对于妙玉来说,什么也没有父母更重要,妙玉在还俗之日,便在心中发誓,绝不会让父母的名声因为自己而蒙羞,为此,妙玉愿意做任何事!

  看着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和一位老夫人谈论佛经的妙玉,贾敏心中一动,产生了一个想法……

  黛玉和妙玉感情非常好,黛玉只有哥哥,没有姐妹,在黛玉的心中,是将妙玉当做亲姐姐来看待的。

  黛玉见妙玉得到了众位夫人的认可,在心中为妙玉高兴,却依然为妙玉担忧。

  妙玉的品貌、才学都极为出众,就算是黛玉,也自叹弗如,又有,楚家虽然没落了,却被太上皇称为“忠烈”,名声很好。

  按理说,妙玉虽然年纪略大了一些,却应该不难嫁,可是……

  “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大戴礼记.本命》

  妙玉自幼父母双亡,皈依佛门,没有母亲教导,算是“丧妇长子”,在“五不取”之列。

  知识可以自学,可是,管家、交际什么的,却需要女性长辈来教导,妙玉没有母亲教导,就算表现得再好,也没有人敢因此而为儿子定下妙玉。

  对于这样情况,妙玉早已预料到了,并不在意。

  妙玉见黛玉为自己担忧,反而宽慰黛玉,说道:“父亲的冤屈昭雪了,天佑也回到了京城,父亲的血脉并没有断绝,我此生已经无欲无求了,就算嫁不出去,又能怎样,早在十年前,我便存了孤独一辈子的心思,如今,我有弟弟,将来还会有侄子,这家里还能少了我的一碗饭,我很知足。”

  黛玉听了,心中很不是滋味,黛玉什么话也没有说,出了楚家的大门,便回了林家。

  黛玉到了林府,轻车熟路地进了府门,黛玉一边往里走,一边问林如海和贾敏都在不在,都在做什么。

  管家答道:“老爷还在宫中,夫人在正院读书。”

  黛玉听了,便去了正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