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浓浓的亲情(三更求票)
msp; “谢东,还不叫舅舅。”杨芳故意装着生气的大声道。

  见自己妈妈好像生气了,小男孩立马就老实了,低着脑袋,轻声的喊了一声舅舅。

  杨帆怜爱的摸了摸谢东的脑袋,轻言细语的道:“是不是很喜欢枪啊。”

  谢东点一点头,认真的道:“嗯,我长大了要当解放军。”

  打开这个大行李袋,杨帆从里面拿出买来的塑料玩具枪,“这个给你,算是舅舅给你的礼物。”

  谢东两眼放光,接过这把玩具枪之后立刻生龙活虎起来,大声的一边往外面跑,一边大声的道:“哦,哦,我有枪了。”

  本来还想给他几颗糖和巧克力的,见小家伙一下子就跑出了屋外,杨帆只能笑着摇一摇头。

  “你给我买这么多东西过来呀!”

  看到大行李袋里面的东西,杨芳惊讶起来,在惊讶之余既担心杨帆花了不少钱,又高兴无比,这弟弟真的懂事了,尤其知道关心姐姐。

  杨帆正准备说没有买什么东西,从屋后进来一名青年汉子,中等个子,皮肤微黑,看上去十分的壮实。

  穿着比较旧,赤着脚,裤管上和脚上有很多的煤炭,这是杨帆的姐夫谢国庆,他正在屋后打藕煤,听到动静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过来了。

  “杨帆来了啊。”

  杨帆迟疑了一下,还是叫了一声姐夫,然后笑着道:“刚到,你这是在干什么呢,脚上和裤管上这么多煤炭。”

  杨芳道:“他呀,说今天天气好要打一点藕煤,应该快弄完了。”

  谢国庆点头道:“再有二十分钟左右就全部打完了,你先坐一坐,我去忙完那一点藕煤。”

  “嗯,你去忙吧。”杨帆道。

  谢国庆歉意的对着杨帆一笑,又去开始打藕煤。

  杨帆坐了下来,接过杨芳倒过来的热茶喝了一口,稍微打量了一番屋内的情况。

  显然,自己的姐姐和姐夫并不富裕,和一般的农村家庭没有什么区别,估计刚解决温饱问题,想要有一点余钱还比较难。

  坐了坐,聊了聊之后,杨帆想到处看一看,于是道:“姐,你忙你的,不用管我,我去屋后看一看。”

  这一声“姐”终于顺利的叫了出来。

  自己的弟弟来了,今天又是中秋节,杨芳要忙着准备中饭,那一只准备杀的大公鸡还没有杀呢,其他的一些菜也要准备。

  “去吧,你姐夫他就屋后打藕煤。”

  杨帆起身,出了堂屋的后门,到了这栋房子的后面。

  屋后还算开阔,有一块百十平方米大小的水泥坪,谢国庆正在打藕煤,看到杨帆过来,特地停下来招呼了一下。

  杨帆对打藕煤似乎很感兴趣,这是八、九十年代特有的产物,老百姓一般自己买来散煤,掺一些黄土在里面用水搅拌均匀,然后用煤球机子一个个的打好,太阳晒干之后码放整齐,烧水做饭就靠这些藕煤了。

  看了一会儿,也和谢国庆聊了一会儿,杨帆基本对自己姐姐和姐夫的生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他们主要靠务农,菜和粮食都是自己种的,农闲的时候经常会挑着蔬菜去城区里面卖,那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