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深谋
��华在科奈罗湖东岸也独立建一座工业园?这个工业园跟菲利希安家族要建的工业园可以紧挨着,也不会产生冲突。我们主要是从国内吸引企业入驻建厂,菲利希安家族主要是从德古拉摩或其他地方吸引制造业。当然菲利希安族要建的工业园,以后也可能共用我们投资建造的港口及其他配套设施,大家都是互惠互利的。”

  曹沫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沈济、陆彦以及周晗,他们能想到这个方案,完全不出乎他的意料,甚至可以说他就给泰华留了这么一个选择,但这会儿还是拿捏着姿态问道:

  “你们计划投资多大规模?”

  “一期怎么也得两千亩工业用地起步!”黄鹤斌说道,“你也知道,项目太小,对我们泰华没有意义。”

  两千亩的工业园,对泰华来说实际并不算多大,单纯就工业园的基建而言,投资可能都不需要一个亿,曹沫有些疑惑看向沈济问道:“我们东盛参与吗?”

  “泰华在国内有参与港口投资建设,科奈罗湖内侧可能只能建五六千吨级别的中小码头泊位,但外湖临海的港口资源不错,有建大型海港的条件。这是泰华的投资方向,我们东盛没有资格参与进去。”沈济笑道。

  听沈济这么说,曹沫明白了,周晗引诱陆家咬钩的真正抓手在哪里。

  目前卡奈姆没有发展高端制造业的能力,除德古拉摩等极少数城市之外,也没有哪个地方有发展地产的前景,仅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地价吸引低端制造企业,工业园项目的盈利能力其实很弱。

  在曹沫看来,泰华为捞快钱,不惜涉足皮肉生意,单纯的工业园项目对他们应该没有什么吸引力。

  说到港口,那就是另一种概念了。

  德古拉摩作为西非最为繁荣的港口,目前已经有饱和。

  从远期发展看,科奈罗湖与德古拉摩港相距仅四十公里,泰华倘若能在科奈罗湖外侧投资建造海港,作为德古拉摩的附属港,其收益水平最终是跟每年的吞吐量直接相关的。

  卡奈姆作为非洲最大的原油输出口国,有大量的外汇收入,而国内工业体系极其落后,又注定卡奈姆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工业制品、粮食以及汽油、柴油,这使得德古拉摩旧港已经不堪重负了。

  当然了,在卡奈姆启动一座大型新港的建设,这背后涉及大量经济政治地缘势力的复杂因素。

  甚至仅仅从技术层面,一座大型海港码头仅勘测设计论证,两三年时间都未必能完成,更不要说其他推动工作了。

  不过,从近期看,先投资建一座工业园、在科奈罗内港建几千吨级泊位的散装码头,这座中小型码头同时仅限于卡奈姆国内航运,不涉及国际货轮停泊,不仅投资规模、建造难度及周期有限,整件事奥约州政府就能决定,甚至会极其欢迎。

  这个工业园以及小型港口项目,则将成为他们推动远期新海港项目的翘板跟抓手。

  当然,曹沫直觉感到沈济刚才的话还藏有一些余味没有说透。

  曹沫下一刻心里猛然一惊,他突然想到吉达姆家族在幕后还控制着一个走私集团。

  他怎么就忽视了这点,这伙人真正的目标是这个啊!

  曹沫下意识看向黄斌鹤问道:“工业园项目,泰华打算是独资,没有想过要在卡奈姆当地找家合伙人?”

  黄斌鹤警惕的看了曹沫一眼,又轻描淡写的说道:“我们泰华目前就考虑独资,也是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