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捷的定义
�不敢久留,结果就是雪崩一般的局面。

  现在名义上仍然是三十个牛录,但是兵力最少的一个牛录即使把刚刚披甲升旗的包衣计算进去也只有区区七人而已,其它牛录的情况虽然稍好一些,但也强不到哪里,现在三十个牛录的甲兵加在一起只有区区五百人而已,即使把包衣、奴仆算进去也就是八百人而已。

  但豪格反而庆幸自己及时撤到了黄河以北:“把南岸的几个牛录都赶紧撤回来,只要咱们跑得快,金华贼永远也别想追上咱们!”

  越明军能不能追上豪格自然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是短时间内大家都不知道答案,因为越明军已经把主力目标指向了一直没怎么遭受明军打击的阿济格所部。

  原本越明军虽然有全歼阿济格所部的决心,但一直认为这是北伐第二阶段甚至第三阶段的安排,但是豪格的配合太给力了,所以刘永锡与前线的明军将领觉得不全歼阿济格都不好意思。

  虽然豪格已经是越明军的手下败将,但是战前明军对豪格的估计很高,觉得拿下济南至少要付出几千人的伤亡,如果战况激烈的话甚至可能损失上万人,但是谁也没想到豪格连济南都不守直接退过了黄河。

  因此曹州附近的清军就遭遇了越明军的第一轮猛击,而且这些清军前一刻还想着怎么解决曹州附近的刘泽清、刘良佐、左梦庚,后头就遭受了越明军、曹州军与义军的围攻。

  越明军来得实在太快,有些清军牛录甚至没接到豪格的撤退命令,之所以向北突围是迫于形势,但是整个突围过程很快就变成了大屠杀,甚至差一点重演了燕子矶之战的大溃败。

  而越明军的攻击自然是势如破竹,几乎是所向无敌,原本准备要付出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伤亡,但打到现在初步的统计总伤亡才刚过两百人,平均到每个营头就是只伤亡一人。

  虽然这只是初步统计,最终统计肯定要高于这个数字,但这也证越明军几乎毫发无损,在这种情况下刘永锡与前线将帅都是觉得必须把阿济格所部吃下来:“建虏现在只有阿济格所部实力还算完整,只要击破阿济格,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张博易却是提醒了刘永锡一句:“陛下,除了阿济格所部之外,现在还有曹州军需要小心!”

  刘永锡却是信心十足地说道:“曹州不足为患,豪格北奔,阿济格就歼,曹州还能掀出什么风浪来吗?”

  而对于英亲王阿济格来说,他这一辈子经历了无数次厮杀,但是这样险恶的局面还是第一次遇到,而且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自己败在什么地方。

  越明军的突袭固然是完全出于阿济格的意料之外,但是按照阿济格原先的谋划,前线的绿营兵、新附军最怎么不顶用也能撑上一段时间,自己可以利用绿营兵牵制明军的机会率领清军精锐发动决胜性质的反击。

  但是形势的发展完全出于阿济格的意料之外,先是前线的绿营兵、新附军遇到越明军就直接全线崩溃,即使不当场投降也是望风而溃,弹指之间已经损失上万兵马,接着就是山东方面的豪格莫名奇妙掉了链子,一箭未发就已经直接退过黄河,直接把自己的侧翼暴露出来。

  原本阿济格还指望豪格能出兵支援自己,结果援兵没来,上百个营头的金华贼裹胁着数以万计的曹州贼、流贼、土寇杀过来了。

  而清军之前却是分散就食各地,即使是八旗甲兵阿济格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集结起来,但还没有开始南下就处于被全面围攻的境地,现在满汉将领都是集体提出了请求:“英王,赶紧撤吧,肃王既然已经撤到了黄河北岸,咱们也得赶紧撤过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