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狗熊所见略同
��、肃亲王居然在没有摄政王诏旨的情况下直接全面撤退。

  他们虽然撤退得非常仓皇甚至遗弃许多火炮、辎重,但是论撤退的决心却是异常坚定,谁也不能阻挡他们撤退,甚至还有前来阻挡的清军发生了武力冲突,多铎更是毫不客气地说道:“谁要准备让八旗自相残杀就站出来,不想八旗自相残杀的话给我赶紧滚开!”

  虽然都觉得多铎与豪格是自寻死路,但是谁也担不起这样的责任,所以只能目送多铎、豪格仓皇北撤,而这个消息也传到礼亲王代善的耳中去:“既然豫亲王与肃亲王都已经撤了,那咱们也一起撤,虽然大清国律法严明,但法不责众!”

  在场的清军将领都觉得不可思议,马上有人说道:“豫王与肃王虽然撤了,但是我军仍然是胜算居多,毕竟豫王与肃王加起来最多只有一万人,而我们在徐州城下至少还有五六万人,而明国守军已经是油尽灯枯,只要大贝勒登高一呼,明日就能攻破徐州城!”

  但是代善见惯了风风雨雨,早已经是心灰意冷,他告诉两红旗的将领们:“可拿下徐州城我们两红旗又能有多少好处,最重要是咱们两红旗不能丢在徐州城,豫王、肃王之决定北撤是因为他们已经有过一次南征的经验!”

  听到代善这么说,在场的两红旗将领都是如梦方醒。

  虽然他们在徐州城下与张博易交手多次,而且张博易这员明将的表现一直非常出色,但论金华贼交手的经验,整个大清国没有人胜过多铎与豪格。

  而且大家也想起前次南征失败的惨痛教训,虽然摄政王对于具体损失含糊其辞,而且多铎都是豪格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件事糊弄过去,但是前次南征失败堪称大清开国以来第一大败,大清国在关外的全部损失加在一起可能都不及这次南征。

  毕竟多铎是率八万之众南征,后来由于多铎在江南屡战屡败,朝廷又派了豪格率近三万之众驰援江南,即使不计算阿济格东征与清军新附军的损失,这十万清军最后能渡江北撤者即使按照多铎、豪格的说法也不过是两万人,而诸位王爷、贝勒私下打听的结果更是只有几千人。

  而且两红旗的部分兵力也参与前次南征,结果是参与南征的两千多甲兵、包衣只逃出了百余人,一想起前次南征的可怕结局,这些两红旗将领都觉得礼亲王代善老谋深算,想得确实更为深远。

  毕竟前次南征两红旗只是偏师而非主力,但是损失了两千多甲兵、包衣的结果还是让整个两红旗都哭了小半个月,而这次南征两红旗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如果真要全部葬送在这里,即使大清国能继续维持下去,两红旗也要彻底成为历史,顶多是有其它固山借尸还魂。

  而代善继续说道:“反正豫王、肃王一撤,人心已经散了,咱们跟着撤就行了,反正大清国要连杀三个亲王吗?”

  代善、多铎、豪格都是大清国地位最高的几位亲王,多尔衮再怎么专横也不可能把三位王爷都杀了,而且这次南征失利对于多尔衮的打击很大,他事后恐怕还是拉拢实力最为完整的两红旗。

  因此在场的两红旗将领都是心服口服,甚至有人毫不客气地说道:“就按大贝勒的意思来办,实际这大清国的江山都是我们两红旗打下来,现在也应当轮到我们两红旗。”

  过去如果遇到这样的大逆不道之语,代善肯定是勃然大怒并当场斥责甚至还会绑送给多尔衮与朝廷,但是现在代善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我已经老了,不想这种事情了!”

  如果说多铎与豪格的撤退对清军造成了巨大冲击,两红旗的全面撤退就让清军变得惊惶失措起来,毕竟两红旗是这次南征的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