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援兵
msp;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左梦庚暂时只能算是一个外人。

  他当初不但败于大清军甚至还败在黄得功之手,绝对是不堪大用,由他统领这十八个牛录也未必十分可靠,但是他与佟养甲的五个牛录合编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毕竟佟养甲的公开身份还是董源,不但是汉人,而且还是左良玉当年手下的管盐副总兵,跟左梦庚手下十八个牛录从某种意义来说完全是一家人,由他来监视左梦庚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而且佟养甲的五个牛录虽然也是左良玉旧部,但是只有诸位王爷、贝勒知道这些所谓“左良玉旧部”当中至少有两三成是跟随佟养甲多年的辽东旧人,是大清国绝对值得信赖的力量,两军合营之后力量必然倍增。

  因此代善觉得多尔衮的方案很有可行性:“这主意是不错,但就是董源麾下只有五个牛录太单薄了些,应当让他想办法招募旧部多编几个牛录!”

  而多尔衮马上说道:“嗯,左梦庚与董源合营之后,应当有三十个牛录才行!”

  即使对于鼎盛时期的大清国来说,三十个汉军牛录也是相当强大的力量,因此诸位王爷、贝勒都觉得这确实是一支有力援军,但是多铎经受了越明军的无数次打击,觉得光是三十个牛录的汉军并不能解决问题:“三十个汉军牛录恐怕不行,应当再多添点兵马!”

  多尔衮信心十足地说道:“豫王的想法和我一样,除了左梦庚与董源之外,耿继茂也要与他们合营!”

  耿继茂就是耿仲明的儿子,虽然耿仲明死于江宁之役,所部兵马也几乎全军尽没,只有百八十人逃了出来,但是耿仲明毕竟在北京与关外留了些种子下来,所以清廷第一时间让耿继茂继承怀顺王之侠,并将耿仲明旧部都交给耿继茂。

  而耿继茂既然与刘永锡有杀父之仇,在这件事上自然表现得格外积极,除了想尽办法收容从江南逃回的耿仲明旧部之外还招募不少亡命之徒,现在共有新旧兵千余人号称两千之众,虽然力量稍显单薄,但是与左梦庚、董源合营之外自然形势肯定不一样。

  多铎当即说道:“耿继茂与左梦庚、董源合营之后,确实是一路强力援军,不过我们应当要求朝鲜派援兵一起南征!”

  多尔衮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我已经让朝鲜派一千五百鸟枪手随军南征,但是最有力的援军还是在南面,豫王、肃王应当知道我在说哪一路兵马!”

  虽然越明军已经一路打到了徐州,但是江淮之间仍然有不少流兵散勇活动,甚至有不少部队之前就是大清国的绿营兵、江南新附军,这些部队少则数十,多则数百,实力最强甚至达到数千之众并占有固定地盘。

  虽然大部分游杂武力迫于形势已经改换了越明朝的旗号,但是他们不但有着降清的黑历史而且还是越明军随时准备解决的杂系武力,所以一直跟大清国这边保持联络。

  多铎、豪格都觉得多尔衮考虑得比较周全,所以站出来向大家保证有这么一回事:“确实这么一路义军准备在江淮之际揭杆而起,他们跟金华贼有着血海深仇,现在打出金华贼的旗号完全只是迫于形势,只是我们大举出征这路义军一定会响应我们。”

  说什么“血海深仇”自然是胡说八道,这路部队之所以与多铎、豪格一直保持联系主要还是他们想继续保持现有的人马、地盘与绝对独立性,但不管是刘永锡、王普祥还是张博易,都不可能允许江淮之际有这么一支仅仅在名义上归顺承天朝的数千人武力,更不要说这支武力还有自己的地盘形同藩镇。

  如果不是刚刚平定江北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