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从老房子聊起
��年代,至少我的父母,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多一个孩子会增加家庭困难,会降低生活质量,会没钱让孩子上培养班……

  因为是在他们的年代,贫穷限制了想象。他们会说,反正是养羊呢,一个羊是养,两个羊也是养,一群羊还是养,多养一只羊和养一群羊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耐不住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天天跑到家里说教,决定去村镇医院把孩子流了,流了又不甘心呀,如果是个男孩怎么办呢?梦想不就破灭了吗?还是问一下吧,“医生,你看我这已经生了三个孩子了,这个孩子不打算留下来,我一会把他流了,以后也不会生了,你就告诉我他是不是个男孩,行吗?”

  这样的问句大概不会有纰漏了,很容易让一个年轻的女医生,产生同情的心理,然后告诉她,宝宝的性别。尽管墙上贴着禁止医院鉴定性别的标语。可是,年轻的女医生耐不住一个母亲的可怜和人性中优良的同情心,还是暗示了我妈。

  终于看见了曙光的一丝明亮,怎么能轻易放弃呢?于是乎,我妈灵机一动,开始了表演,说:“肚子好痛,想去卫生间一趟。”

  然后甩开了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从村镇医院后门溜走了。赶回家拿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带着老大,将老二老三放在隔了条河的东村唯一的姐姐家里,和我爸开始了躲躲藏藏的生活。

  这一躲,大半年过去了,我弟如约而至。可是老躲着也不是办法,家还得回呀,我爸妈最终硬着头皮还是回了家。

  奈何如此冥顽不灵的我父母呀,让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该如何开展工作呢?生下来已成为事实,那就罚款吧。

  “没有钱呀,家里哪个值钱你们搬走好了,再不行给你们把我的房子也拆了。”年轻的老爸,火爆的脾气。

  家里一件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把家里的全部粮食都抬走也不够呀,怎么办呀?唯一的剩下了一个破旧不堪,常年漏雨的老房子了,该怎么办呢?

  三番两次教育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如今还大放厥词。不教育他们,以后工作如何开展呢?到了杀鸡儆猴的时候了,不然歪风邪气难以抑制住了。

  如果是我,如果在那个年代,如果那个年代能调来一台铲车,我就叫铲车压平那房子,让他们永远记住生活的苦难,而不是多养一只羊的事情。

  可惜没有如果,在那个年代,人们只能端个梯子,爬上房顶,一块一块瓦片往地上扔,将瓦片摔得稀巴烂。这样实在是太累人了,那就拿来一个铁耙子,往下撸砖瓦,揭草席,露出它的脊梁骨,让人们都去嘲笑它吧。

  就是这样,在一片嘲笑和羡慕混杂的氛围中,我们搬到了我爸的一个朋友家。

  对于我老爸这个朋友,在我的童年,虽然只有几面缘而已,但我对他的印象极其深刻。因为他的父亲当了我一年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当时还是我们学校的校长,很疼爱我们这群小孩,常常可以看到他慈祥的笑容。

  而我爸这朋友,因为早年上学不求上进,奈何家有一个严父,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孝子还没有教育出来,逆子便响当当的告知村乡,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独自混迹江湖。伤了老父亲读书人一片苦心,没法见村乡,便搬到了三里路队去了,独留给他一个庄子地,一个空房子。

  我家被计划生育掀了屋顶前,那房子已经空置了很多年,我爸便借来住了。

  而我爸的朋友在外面混当,起步时干了一些混事,名声便不好了。趁着改革开放,心性灵活,在外面淘了些金,开始了人模人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