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V章
�单的三两句就完事,当然也很快让乔太太明白整件事情的精髓所在。

  于乔婉不同的是陆向北看的是远处的。乔婉做事,是脚踏实地;而陆向北做事,则是高瞻远瞩。就比如说机器的事情,乔婉谈的是机器到后运作的事情,而陆向北插/进来的则是怎么卖货的事情。

  陆向北倒也没瞒着,说道:“之前婉婉说要生产新布,我就是刚好倒腾洋货的,就先进了一批洋布过来。我问过了,这货生产出来,跟国外的进来的洋货差不了多少。我是想着,要不要把那批洋货先运过来,放在乔家铺子里,先卖着什么的?”

  乔太太懂陆向北的意思,但也知道,这货的处置,绝不是陆向北的最好选择。舶来品卖价一向是最好的,要是放到乔家铺子里,先不谈卖不卖的出去。就是那个卖价,根本就没法比对。

  乔太太看向乔婉,道:“婉婉,你怎么说。”

  乔婉看了陆向北一眼,才道:“原先怎么弄的就怎么弄,向北原本在上海卖就上海卖,但是可以先弄个一百匹过来放在乔家的铺子里。等上海那边开始热这种新布,我们这边铺子就可以先挂牌出售那洋布,对外可以称铺子里的新布是乔家工坊用西洋机器生产出来的。卖价跟上海那边的一样,但是每天只卖十匹。这样等六、七之后,工坊的布积累了一定的量,铺子里再放开卖新布。”这个时间的安排,是乔婉的初步推断,所以后面才预留了几十匹。毕竟现在机器还要过几天才能到,到了之后还要学。即使学会了,还要留时间给工人熟悉。所以,这个缓和期,乔婉是一定要留出来的。

  而现在大多数的富人,都是好舶来品这口。要是乔家自己一步步开拓去卖,根本就赶不上那时机。但是借由舶来品的热头,乔家完全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新生产的货给推出去。

  乔家铺子里的每天的十匹布,当然不是为了吸引普通老百姓的,而是为了吸引类似孙老爷中间人那样的商人过来的。这样的商人,要的货量大,而且能把货卖的地域更广。到时候只要给新生产的布匹,标识上乔家工坊的名号,很快的,乔家工坊的名声,就能迅速散播出去。

  就算是后来有人能跟上,但是在他费在买机器的时间上,乔家老早就抢占了先机。更何况,总督太太既然参股了进来,那以后洋布花式上的变化上,乔家工坊随时都能第一个拿到。甚至,有可能乔家工坊是第一个推出在布匹上的新意。

  乔太太赞许的点了点头,而陆向北则是眼睛晶亮的看着乔婉,自家媳妇真聪明!

  乔太太没点破陆向北,有这样的女婿高兴是高兴。乔太太让乔婉先回去,把陆向北留了下来。

  陆向北颇为不舍的看着媳妇走了,但脸上也没表现出来,对乔太太,陆向北一直是尊敬的。

  陆向北以为他遮掩的很好,但是乔太太清楚的看到了他一瞬间失望的表情。乔太太无奈的摇头笑了笑,语重心长的道:“向北,虽然你是入赘的,但乔家不会限制你的。”

  陆向北一愣,没明白乔太太的话,道:“娘,我很好啊,家里没限着我什么啊?”

  “娘的意思是……”乔太太刚开口说了一点,立马就顿住了。得!自己倒是做起老好人来了,陆向北自己眼巴巴的、心甘情愿的,哪还用的着自己去提点。

  乔太太最终也没说什么,罢了罢手,就让陆向北回去了。

  陆向北虽没明白乔太太到底要说什么,但是一看自己可以去找婉婉了,赶紧起身,笑嘻嘻的跟乔太太道了别。这出书房门的时候,陆向北走的是不急不躁的。但刚出了书房�